虽然来到推门也两年有余了,经常浏览一些老帖子的时候也时常见到fan兄的身影,但是与fan兄认识却是最近的事,当然,这要感谢推门博客(说到底还是要感谢老蔡),呵呵。最近看专业书籍看得头痛,故打算看些小说缓解缓解情绪,无奈经济危机,又没有看杂志的习惯,所以推门的原创版区自然成了汲取营养的地方。偶遇这篇《镜子》,颇有感触,于是写篇算不得书评的书评,不过发发内心的感慨,如果有什么不足之处,还望fan兄见谅。
阅读地址:http://www.tuili.com/bbs/bbsShowDetail.asp?ftitle=镜子&act=search&fid=61110&aid=&bid=38&bname=&bmaster=&aname=&fz=&userid=fan
很有现实感的文章,仿佛就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般,这种风格我是非常欣赏的,让人感觉十分的贴切,理解起来也容易得多(本人想象力匮乏,呵呵)。陈义和王凡的死,是傅青一手造成的,王凡的死没有太多的纠结,只是傅青要把这种可能出现的怀疑扼杀在摇篮中罢了,当然,王凡看上去也是故事中最无辜的死者,而这种死亡是谋杀的连锁反应,实在非常可悲。当然,不得不说fan兄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是非常成功的,每个人各自的特点都在一言一行中展现的非常完全,这点也是个人认为值得许多人去学习的,一篇侦探推理小说,首先是一篇小说,人物的刻画是绝不能丢弃的重点。当然,本文也存在一些瑕疵,过去的一些回帖中也有提到了,这里不再赘述。
我要谈的还是我最关注的一点——文学作品中的人性问题,在之前写那篇关于郑兄《荔枝》的评论时,我多少谈到过一些,在这里还是想多说几句。文学作品是来源于生活的,那就自然离不开人性,可惜看到的一些小说虽然说本身的一些设计可谓经典,但是对于人性的刻画上就欠成熟的多,甚至太过肤浅。傅青本身是一民人民警察,可是无论过去还是此时发生的故事,他却以一个罪犯的身份生活着,这不能完全归罪于人本心的变质,更多的应该说是由于过去那件事情而产生的阴影让人性出现了畸形。
记得文中,傅青有这样几句话,“还有更多的人,直到死的时候也不知身患何疾,只是在剧痛的煎熬中,慢慢地失去知觉……”“尽管我长大了、出息了,成了一个出色的人民警察,立下了无数功劳,也获得了一些荣誉,但是我仍然无法改变家庭的境况。”看到这里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虽然自己有幸生在一个算不上富余但是还算的上可以的家庭里,但是如果自己真的和文中的傅青有着类似的经历,自己会去做些什么呢?
想到自己的职业,我不禁一颤,即便是曾经发过什么“忠于”“永不”为开头的誓言,可是假如自己的生活里真的有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个时候有着诸如金钱的诱导,自己能不能把持住不走向黑暗呢?如果不慎失足,又会如何处理埋下的“隐患”呢?我迟迟没有给自己答案,只能寄希望于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聊以慰藉了。
有些时候,人是很无奈的,无奈到自己没有办法左右自己,冲突与矛盾可以让人变得失去理智,但是理智本身却又是残酷的。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不可能一辈子去公平公正地处理遇到的所有事情,这个时候,犯错误可能是被人唾弃的,但我们也该有一点理解与伤感在里面,因为人,是有人性的动物。
顺便一提,以那位侦探先生的处理方式来作为故事的结束,美妙的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