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栖川有栖称为“新本格”代表作家,亦有“日本的埃勒里·奎因”之称,前一称号是说他出道的时代赶上了重振本格的浪潮,后一称号是对他作品风格的概括。
我不知道把某作家媲美“埃勒里”、“阿加莎”、“约翰迪克森卡尔”等是不是对该作家的褒扬,至少我是从内心反感借助曾经创造辉煌的作家名号来类比现在正在书写辉煌时代的作家,现在的作家正在努力书写自己的文章,他们摆脱前人束缚,冲破诡计穷尽的桎梏,耗费时间不是让自己努力靠近某个作家,而是期冀在推理小说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侦探及传说。
提到“新本格”,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有“导师”之称的岛田庄司与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绫辻行人,谈到这批本格浪潮的作家,在中国炒的最热的几个代表作家可以贴上固定的标签,一想到岛田庄司,无疑是“日本推理之神”这响亮的名号;绫辻行人“一招鲜吃遍天”的馆系列与叙述性诡计也积攒了大量拥趸;麻耶雄嵩是引起争论最大的作家,他的作品风格就是结局的不可预估性,让读者三观尽崩,又爱又恨,又恨又爱,因爱生恨,因恨生爱;西泽保彦则另辟蹊径,一方面写校园意识流推理匠千晓系列(下文提及),一方面在不违反逻辑公平性的前提下自己制订规则演绎谜题,这几位是我读过作品较多的作家,对他们的风格略知一二,与网上主流意见一致,总结下来就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辨识度较高的风格,在某个推理名词下(诸如暴风雪山庄、叙述性诡计、SF推理、崩坏式结局等等)率先会想到的代表作家。
有栖川则不然,他的作品没有上述几位作家风格鲜明,独树一帜,他身上的推理标签就是“逻辑推理”,这也是他奎因称号的来源,但在逻辑方面,奎因的光环太盛,后代的作家能超越的几率太小,因此提到逻辑缜密的推理小说,推理迷首先想到的不会是有栖川有栖,这也许是他的悲哀。有栖川喜爱奎因,致敬奎因,但事实是他仍然没有超越奎因,奎因是推理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不可否认,有栖川的逻辑推理是现时代代表作家中最接近奎因的,他也不断向奎因学习,从“国名系列”到“挑战读者”,有栖川在坚守传统本格的道路上是一个孤独的行者,但他仍坚持自己的风格,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推理写作,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颂扬的事情。
有栖川的代表作是以火村英生副教授为侦探的“国名系列”与以江神二郎为侦探的“江神二郎系列”,或许前者为有栖川赢得了声名,但我认为以后者看待有栖川的作家生涯更具代表性,不仅这个系列的首作《月光游戏》是有栖川的起点之作,还因为这个系列跨度时间长,每部作品在情节设置,线索铺陈,人物塑造,叙述功底,组织推理,诡计设定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从中可以窥探有栖川的成长。
有栖川从一个上班族辞职成为一个专职作家,改变的是经历,不变是对写作的痴迷与对江神二郎与他的小伙伴们探险故事的喜爱。他计划要写五部长篇,已经完成四部,看似故事将要结束,但我以为故事才刚刚开始。
推理小说很多都是系列作品,作者围绕一个人格魅力爆棚的侦探不断写其推理故事,塑造人物性格,描写人际关系,福尔摩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柯南道尔笔下,他已经不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我们读完他的故事,就感觉他在伦敦住着,与我们呼吸同样的空气,拉着小提琴等待我们拜访。一两个故事肯定无法将一个有魅力的侦探人物塑造成功,所以 很多作家热衷于写系列作品,通过很多 故事补足人物形象,岛田庄司笔下的御手洗洁就是这样一个存在,私以为,岛田老师前期很多以御手洗为主角的短篇小说更像是御手洗的性格补足篇,而写系列作品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卖设定”,还拿御手洗来说,后期的很多已经没了前期的水准,岛田老师还是敢于写的原因就在于不愁无销量,因为很多读者已经被御手洗的魅力征服,不论故事如何,只要是御手洗的故事,就当做传记收藏了。
有栖川不擅长塑造人物,在这方面,江神二郎这个侦探形象就弱化了很多,同样是学生侦探,江神二郎的性格魅力甚至不及西泽笔下的漂敝学长(细读之下,两个学生侦探的经历何其相似),而其他主角也更像是一个符号化的存在,完全没有西泽笔下人物形象丰满,这就降低了这个系列的受关注度及热捧度。读过“匠千晓系列”的读者应该深有体会,对匠千晓系列的期待已经超越了推理本身,而更关心人物的命运,至少我是如此。西泽不断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推理故事补足系列人物的(黑)历史,让读者对某些人物在某些情节下不合理的行为有了清晰的心理解释,随着阅读的深入,就像在打开“潘多拉魔盒”,了解了主角的内心世界,也就对这个系列有了超越推理真相的期待,像探索一个现实中真实朋友的内心世界。而有栖川在这方面做的稍欠火候,我是按顺序阅读的这个系列,显而易见,有栖川起初塑造江神二郎只是想为案件找一个侦探,而那时候他又是一个学生,因此才拿最熟悉的校园环境写文章——这也是很多年轻写作者写文章的起点——才成立了“英都大学推理小说研究社”,才有了望月,有了织田,从第二作开始,有栖川开始着力塑造角色,加入一个更能引起读者好感的女性角色(增强情节发展),至此,有栖川的野心初现端倪,要让他们的故事继续下去。第三作《双头》故事的开始承接了上作,系列故事有了面貌,也仅是情节的弱连接,而不是伏笔式解谜,在《双头》中,有栖川也微微透露了江神悲惨的身世,这下有了更深入了解主角的机会,但这个伏笔却点到为止,谁知有栖川将这个伏笔一埋就是十几年,直到《女王国》,虽然《女王国》案件与之前的伏笔关系不大,但结局却有一个彩蛋,而有栖川仍然没有像西泽一样照人物塑造重点发力,彩蛋力度明显不够,但《女王国》总体评价仍然比《月光》与《孤岛》要好,不能不说这个彩蛋有一定功劳,而这正是江神二郎开始深入读者人心的开始,所以 ,我才在前文说主角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有栖川计划江神二郎系列是五部长篇与两部短篇集,长篇期望不大,只求彩蛋能设置的再精彩一些,而短篇要能补足主角的形象,让读者将江神二郎牢牢记住,而不是一提起江神二郎就是“长发,冷静,睿智,抽卡宾烟”这种单纯的形象。
有栖川一直被读者诟病的除了人物塑造差外,还有情节拖沓,不够紧凑,说实话,这就看读者的心理期待值了,并不能强求作者如何,至少从我的阅读感谈来 ,读有栖川的作品 就是“轻松 ”,似乎这两个字概括推理小说有些 滑稽,但却是最直接的感受。有栖川的小说温吞如水,没有其他新本格作家掺入一些油盐酱醋,甚至最后给来一勺辣椒。
在首作《月光游戏》中,可以清晰看到有栖川一个初出茅庐的写作者心态,学生环境,暴风雪山庄(火山喷发构成的山林密室),直线式线索及推理,缺乏情节张力及矛盾冲突点,但这些恰恰又构成了毫无障碍的阅读体验,说的直白一些,这部作品就是可读性略高的推理谜题,有栖川的重点放在了线索的设置上,这也是他作品的总体风格,对线索铺陈很讲究,毕竟要挑战读者。这部作品确实是有栖川学生时代的习作,得到鮎川哲也的赏识,有栖川却坚持投稿江户川乱步奖,结果初选就遭到淘汰,最后还是鮎川哲也提携出版,从写作到出版整整修改了7年,这种精神值得我等创作者学习。
第二作《孤岛之谜》,从题目看也是一个暴风雪山庄模式,而且本作设计了寻宝环节,可以看出有栖川童心未泯的一面。案件的推理依然是看点,其他的如第一作中规中矩,只是本作有关“拼图”的设定很好,却因为有栖川写作还不成熟,没有灌水太多,这一点值得庆幸,我个人估计,要是现在来写有关拼图的设定,非得灌足200页的水不可,那时候有栖川还没辞职,不靠写作养家糊口,也可以说他还年轻,没想的这么深吧。
真正能看出有栖川改变来自第三作《双头恶魔》,这部作品是有栖川有栖评价最高的一部作品。在本作中,有栖川依然坚持暴风雪山庄模式,却写出了与之前两作不同的效果,在一个环境中写了两个与世隔绝的山村中发生的不可能犯罪。有栖川不再拘泥单一的情节发展,而采用双线叙述的方式分别交代不同的故事发展,在推理方面,也不似前两作采用单一的直线式推理,而是加强了对线索 的讨论,在人物的讨论中通过激情的思想碰撞得到推理结果 ,最终由几层推理的结果得到最后真相,最能为本作加分的还是主诡计,就凭最后的解谜部分,也完全可以原谅有栖川对艺术与哲学的炫学,对,从本作开始,有栖川开始加入枯燥无味炫学。
若《双头恶魔》的炫学可以由最后的解谜弥补,《女王国之城》的大篇幅是真的有大量水分掺杂,若《双头》的炫学可以理解成对作品格调的补充,本作的炫学就与案件关系不大了,而且有栖川借作品人物之口说出了自己对社会形态存在的一些看法,纵使可以佐证有栖川不再单纯把推理小说当做一个游戏 ,而成了表达意识形态的工具,但也真的没必要长篇大论太多仅仅是为了说明书中涉及到的宗教的科学知识,其实单纯论案件及推理解决,本作水平犹在前两作之上,但灌水太多,无疑会拉低一部分印象,若将此篇缩短篇幅,也会是一篇佳作,至于最后的彩蛋,诚如上文提及,对一般读者不太出彩,对追系列作的粉丝,还是有一定惊喜度的。
读完有栖川的小说,不会有知道真相后震惊与错愕,却会得到内心的一丝儿安静,不会久久不能忘怀,却会长舒一口气“只是这样呀”,细细回味,又觉得推理很巧妙,很久以后,当看到有栖川的某部读过的作品时,又会反应过来,“这本书我读过,讲了什么案子?不记得了,但是里面有一段很巧妙的推理”,这就是我说过的轻松的阅读感受,丝毫不介意再次拿起回味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