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5-29 21:31:00
评测《鹄奔亭》
作者:老蔡
出版社工作【13/20】
装帧(6/10)
就个人的口味而言,此书开本稍大,我不是很喜欢,拿在手里觉得有些累。内页纸张中规中矩,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差。文字大小、行距合适,不至于让读者看花眼,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封面:压了光膜的书皮估计放久了会有卷边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放在书架上。封面设计一般,黑乎乎一片是云还是烟?照小说的内容判断,大抵应该是黑云,然而此“云”在亭前,显然又是黑烟,如若去掉,可能更好。
插图:每一回中还有插图,原画是非常不错的,很有味道,但奇怪的是大多插图并非是本回的插图,而是前回插图,是时不时让读者回味上一回的内容嘛?不得而知。另外,插图制作不统一,有部分插图显然经过计算机不当处理后丢失了大量细节(例如先缩小,然后又经过数字化放大),造成图片和文字清晰度不高,大家不妨对照第五回和第二十三回出现的插图,差别之大,令人汗颜,希望出版社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宣传(7/10)
未读书前几乎不看书的腰封,实际上凡有腰封的,多是赞美之词,或是名家的推荐,这是宣传手段,无可厚非,任何一家出版社(或是文化公司)都会这样做。
听说史杰鹏是混新浪的,所以在宣传上,他在新浪聚积的人气帮了他不少忙,本书的宣传也是紧抓了新浪原创的名头,至于名家的推荐,我个人一般都直接忽略,理由不方便公开说,大家可以自己理解。
个人比较反对过度宣传,特别是反对名不副实、挂羊头买狗肉的行为。《鹄奔亭》的宣传比较低调,没有过度吹捧作者,此书被定位为惊悚小说和历史小说,在我看来还是比较恰当。唯一不足是封底上架建议中加入“畅销”一类,而我手中《鹄奔亭》又是一版一印,书未出版便将自己归入“畅销”一类,稍嫌有些……呵呵……
文字内容【25/30】
我是第一次看作者的作品,对于作者半文半白的叙事方法不是很适应。从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有着相当丰富的历史知识,在文字的组织上也有很深的功力,只是个人认为故意使用文言白话互相交错的写法反而降低了作品的可读性,作者可能是想通过这样的方法使自己的作品充满遥远年代的味道,无奈却又在不得不大量使用的现代汉语中破坏这种感觉,在此轮回替转中和读者玩起了文字游戏。
文白夹杂的突然变化,在前半部分由甚,《鹄奔亭》的后半部分,有明显改善,可读性较前半部分大有提高,也可能是由于此书是连载成文的关系,前后文写作风格有较多变化,并不统一。其实,我觉得作者若是用纯白话来写该书,以作者组织文字的功力来看,绝对比现在的效果好。
小说从“我”往交州的路上说起,在一名为“鹄奔亭”的驿站,遇到了若干人物,故事便在此后逐渐展开,整篇大体上以“我”破解“苍梧君墓被盗案”做为故事主线,中间又以“我”和阿藟的爱情故事及20年前的阿藟失踪案夹杂其中,内容尚可,作者喜欢在情节上进行大跨度的跳跃,往往会由一个场景迅速切换到另一个场景的描写中,如同半文半白的写法,且当是作者的个人风格,习惯了就好。
总体上看,《鹄奔亭》在文字和内容上是不错的,尤其是后半部分,明显好于前半部分。
诡计布局【20/30】
《鹄奔亭》并未宣称自己是推理小说,它的定位是惊悚小说和历史小说,当然在封面上,还是有“惊悚谜案”的字样,从推理小说的角度看,《鹄奔亭》在诡计、谜案上是非常弱的,也是各方面表现最差的部分。因此,以推理小说的标准来衡量《鹄奔亭》显然不是非常公平,但对于一部惊悚小说,《鹄奔亭》又明显在惊悚度上不够,通篇贯穿始终的“灵异”事件,有故弄玄虚之用,并无使人惊梦之效。
《鹄奔亭》也犯了相当多的错误,例如在后几回中李直夫妇的愚蠢行为显然是作者之意,非常不合情理,而面对不合情理之事,“我”所表现出来的“愚蠢”也是作者犯下的不小失误,就好像现实生活中被包围的劫匪,手中的人质是轻易不会撕票一样,撕票意味着什么,大家应该清楚,想必汉朝的时候,历经几十年官场磨炼的“我”,应不至于要蠢到做出那样的事情。如此不合理的情况在《鹄奔亭》中还是可以找出不少的。
至于结局,却很有推理小说的味道,从耿夔的口中,我们了解到了事件的真相,虽然这真相有点普通,而作品的布局相比之下就明显要强于诡计了。
作者在前文所做的铺垫和伏笔,在后半部分绝大多数进行了解释,这一点要明显强于很多网络写手。当然,不要期望《鹄奔亭》会像本格推理小说一样与读者进行公平的竞争,因为它本就不是推理小说,所以读者所需要知道的,只是真相,而不是得出这个结论的推理过程。
评测员感想【15/20】
历史小说,并非文字就一定要有深山中千年泥土的味道,现代汉语运用的好,同样可以让人不忍释卷。《鹄奔亭》不论是历史小说还是惊悚小说,都属于通俗小说的范畴,通俗小说当然要讲究个通俗,太多的专业术语、学术韵味,只能让绝大多数的读者望而生畏。我在阅读本书的前半部分,因为作品太过注重文字,忽略了故事性,经常有瞌睡感,而后半部分的风格就很容易让人接受,单纯从商业角度考虑的话,如果《鹄奔亭》的前半部分可以写成后半部分的味道,相信就会是大卖之作。
以上纯属个人感想,不同意可以无视,感谢出版社提供样书。
总分:13+25+20+15=73
装帧(6/10)
就个人的口味而言,此书开本稍大,我不是很喜欢,拿在手里觉得有些累。内页纸张中规中矩,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差。文字大小、行距合适,不至于让读者看花眼,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封面:压了光膜的书皮估计放久了会有卷边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放在书架上。封面设计一般,黑乎乎一片是云还是烟?照小说的内容判断,大抵应该是黑云,然而此“云”在亭前,显然又是黑烟,如若去掉,可能更好。
插图:每一回中还有插图,原画是非常不错的,很有味道,但奇怪的是大多插图并非是本回的插图,而是前回插图,是时不时让读者回味上一回的内容嘛?不得而知。另外,插图制作不统一,有部分插图显然经过计算机不当处理后丢失了大量细节(例如先缩小,然后又经过数字化放大),造成图片和文字清晰度不高,大家不妨对照第五回和第二十三回出现的插图,差别之大,令人汗颜,希望出版社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宣传(7/10)
未读书前几乎不看书的腰封,实际上凡有腰封的,多是赞美之词,或是名家的推荐,这是宣传手段,无可厚非,任何一家出版社(或是文化公司)都会这样做。
听说史杰鹏是混新浪的,所以在宣传上,他在新浪聚积的人气帮了他不少忙,本书的宣传也是紧抓了新浪原创的名头,至于名家的推荐,我个人一般都直接忽略,理由不方便公开说,大家可以自己理解。
个人比较反对过度宣传,特别是反对名不副实、挂羊头买狗肉的行为。《鹄奔亭》的宣传比较低调,没有过度吹捧作者,此书被定位为惊悚小说和历史小说,在我看来还是比较恰当。唯一不足是封底上架建议中加入“畅销”一类,而我手中《鹄奔亭》又是一版一印,书未出版便将自己归入“畅销”一类,稍嫌有些……呵呵……
文字内容【25/30】
我是第一次看作者的作品,对于作者半文半白的叙事方法不是很适应。从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有着相当丰富的历史知识,在文字的组织上也有很深的功力,只是个人认为故意使用文言白话互相交错的写法反而降低了作品的可读性,作者可能是想通过这样的方法使自己的作品充满遥远年代的味道,无奈却又在不得不大量使用的现代汉语中破坏这种感觉,在此轮回替转中和读者玩起了文字游戏。
文白夹杂的突然变化,在前半部分由甚,《鹄奔亭》的后半部分,有明显改善,可读性较前半部分大有提高,也可能是由于此书是连载成文的关系,前后文写作风格有较多变化,并不统一。其实,我觉得作者若是用纯白话来写该书,以作者组织文字的功力来看,绝对比现在的效果好。
小说从“我”往交州的路上说起,在一名为“鹄奔亭”的驿站,遇到了若干人物,故事便在此后逐渐展开,整篇大体上以“我”破解“苍梧君墓被盗案”做为故事主线,中间又以“我”和阿藟的爱情故事及20年前的阿藟失踪案夹杂其中,内容尚可,作者喜欢在情节上进行大跨度的跳跃,往往会由一个场景迅速切换到另一个场景的描写中,如同半文半白的写法,且当是作者的个人风格,习惯了就好。
总体上看,《鹄奔亭》在文字和内容上是不错的,尤其是后半部分,明显好于前半部分。
诡计布局【20/30】
《鹄奔亭》并未宣称自己是推理小说,它的定位是惊悚小说和历史小说,当然在封面上,还是有“惊悚谜案”的字样,从推理小说的角度看,《鹄奔亭》在诡计、谜案上是非常弱的,也是各方面表现最差的部分。因此,以推理小说的标准来衡量《鹄奔亭》显然不是非常公平,但对于一部惊悚小说,《鹄奔亭》又明显在惊悚度上不够,通篇贯穿始终的“灵异”事件,有故弄玄虚之用,并无使人惊梦之效。
《鹄奔亭》也犯了相当多的错误,例如在后几回中李直夫妇的愚蠢行为显然是作者之意,非常不合情理,而面对不合情理之事,“我”所表现出来的“愚蠢”也是作者犯下的不小失误,就好像现实生活中被包围的劫匪,手中的人质是轻易不会撕票一样,撕票意味着什么,大家应该清楚,想必汉朝的时候,历经几十年官场磨炼的“我”,应不至于要蠢到做出那样的事情。如此不合理的情况在《鹄奔亭》中还是可以找出不少的。
至于结局,却很有推理小说的味道,从耿夔的口中,我们了解到了事件的真相,虽然这真相有点普通,而作品的布局相比之下就明显要强于诡计了。
作者在前文所做的铺垫和伏笔,在后半部分绝大多数进行了解释,这一点要明显强于很多网络写手。当然,不要期望《鹄奔亭》会像本格推理小说一样与读者进行公平的竞争,因为它本就不是推理小说,所以读者所需要知道的,只是真相,而不是得出这个结论的推理过程。
评测员感想【15/20】
历史小说,并非文字就一定要有深山中千年泥土的味道,现代汉语运用的好,同样可以让人不忍释卷。《鹄奔亭》不论是历史小说还是惊悚小说,都属于通俗小说的范畴,通俗小说当然要讲究个通俗,太多的专业术语、学术韵味,只能让绝大多数的读者望而生畏。我在阅读本书的前半部分,因为作品太过注重文字,忽略了故事性,经常有瞌睡感,而后半部分的风格就很容易让人接受,单纯从商业角度考虑的话,如果《鹄奔亭》的前半部分可以写成后半部分的味道,相信就会是大卖之作。
以上纯属个人感想,不同意可以无视,感谢出版社提供样书。
总分:13+25+20+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