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熟悉环境
熟悉环境就是了解我们经常或临时所处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环境。对于我们经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事先可制定较为祥细的逃生计划,所有成员都要知道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当我们外出,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看一下安全出口、报警器、灭火器的位置,以及有可能作为逃生器材的物品,以便遇到火灾时能及时疏散和灭火。只有警钟长鸣,养成习惯,才能处惊不慌,临危不乱。进入不熟悉的建筑物时,首先熟悉一下环境,养成这种习惯很有必要。
2、迅速撤离
逃生行动是争分夺秒的行动。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跑出房间,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一般说来,火灾初期烟少火小,只要迅速撤离,是能够安全逃生的。
3、毛巾保护
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1。28%时,人在1-3分钟内即可窒息死亡。同时,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的软组织,严重的也可导致人窒息死亡。逃生时多数要经过充满浓烟的路线才能离开危险的区域。逃生时,不管附近有无烟雾,都应采取防烟措施。常用的防烟措施是用干、湿毛巾捂住口鼻。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行;身边如没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替代,又多叠几层,使滤烟面积增大,将口鼻捂严。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烟雾的传播速度:水平方向0。8m/s,垂直方向3-4m/s)
4、通道疏散
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凉水,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要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过险区。如无其它救生器材时,可考虑建筑物的窗户、阳台、屋顶、落水管等脱险。
5、绳索滑行
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地面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而脱离险境。
6、低层跳离
如果被火困在二楼内,若无条件采取其他自救方法并得不到救助,在烟火威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但在跳楼之前,应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使双脚先着落在柔软物上。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高层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因为距地面太高,若往下跳易造成重伤和死亡。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要冒险跳楼。
7、借助器材
人们处在火灾中,生命危在旦夕,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会放弃生命,一定要竭尽所能设法逃生。逃生和救人的器材设施种类较多,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导向网、导向绳、救生舷梯等等,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器材和设施,就容易从火“口”脱险。
8、暂时避难
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应积极导找暂时的避难处所,以保护自己,择机而逃。如果在综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内,可利用设在电梯、走廊末端以及卫生间附近的避难间,躲避烟火的危害。如果处在没有避难间的建筑物里,被困人员应创造避难场所与烈火搏斗,求得生存。首先,应关紧房门和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但不要打碎玻璃,窗外有烟进来时,要赶紧把窗户关上。如门窗缝或其他孔洞有烟进来时,要用毛巾、床单等物品堵住,或挂上湿棉被、湿毛毯等难燃物品,并不断向迎火的门窗及遮挡物上洒水,最后淋湿房间内的所有可燃物,一直坚持到火灾的熄灭。另外,在被困时,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及早获救。如房间有电话、对讲机等通讯设备时,要及时报警。如没有这些通讯设备,白天可用各色的旗子或衣物摇晃,向外投掷物品,夜间可摇晃点着的打火机、划火柴、打开电灯、手电向外报警求援,直到消防队来救助脱险或在能疏散的情况下择机逃生。在逃生过程中如果有可能应及时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防火隔物,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以便取得逃生和救援时机。
9、标志引导
在公共场所的墙面上、顶棚上、门顶处、转弯处,“安全出口”、“紧急出口”、“安全通道”、“太平门”、“火警电话”以及逃生方向箭头、事故照明灯等消防标志和事故照明标志。被困人员看到这些标志时,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以解“燃眉之急”。
10、利人利已
在众多被困人员逃生过程中,极易出现拥挤、聚堆、甚至倾轧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和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相互拥挤、践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也不利于别人逃生。在逃生过程中如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应立即扶起,对拥挤的人应给予疏导或选择其他疏散方向予以分流,减轻单一疏散通道的压力,竭尽全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