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不想写长评的,但现在豆瓣注释的字数限制太严,想说的话稍微多一点,就无法放在那个所谓的“简评”之中,只好如现在这样弄得正式一点。可正式一点的坏处,就是说话必须要小心谨慎,字斟字酌——这当然只是我个人的毛病,不过本来也都是我个人的事,别人也管不来。
那么就还是放肆地随便说话吧...^^
==============================
厌世感来自恐慌,旧世界的崩坏。因为一双熟悉的吊死者的眼睛盯着你看,仿佛预言和魔咒一般展示着一个无征兆的、但极可能是相似的未来:她们是同事,相似的都是平静无奇的人生。安娜往返于荷兰与埃及之间,他们在进行一项长期的取水工程。片中用餐对话中提到的说法很有趣:
问:引水做什么?
答:沙漠变良田,在当地种无籽葡萄……
感:这是好事啊...
叹:用来出口....
哦:那就是我们享用了
悟:发展中国家..
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啊..=。= 一针见血的讨论,埃及是荷兰的良田,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沃土咩..但这对话放在电影中不是讽刺,却生出一种额外的无聊和孤独感来。好像人和国家之间完全地分开,加上镜头上的昏暗,不觉产生少许未来末世感……这当然是错觉,其实是孤独感。
另一处,当跟踪丈夫塞巴斯蒂安发现外遇后,安娜和同是丈夫朋友的姐姐在酒吧聊天:
妹:你不吃惊
妹:你早就知道了!
姐:行了,塞巴斯蒂安也是我的朋友。别以为你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妹:无语
额..其实每个人必然是自己宇宙的中心,自己的个体感淡漠了,有误解,多少会茫然。妹妹受打击严重,只好回家和丈夫做爱来寻求肉体上的存在感,以资安慰——当然,这样的安慰不过是表象,精神上的困境不解决,矛盾就永远存在。
这场婚外恋的解决之道,妹妹安娜有过很多的尝试:在埃及,她也打算出轨,给本来就有些许怜悯和暧昧感的、她那刚上吊死去不久的同事的丈夫以机会:接吻之后,他们几乎要成功(ooxx)了。但最后关头,那个男人回身哭了——这是转捩点,男人的形象一下子由白纸般的替代品变成了实在的人,于是当晚他们便ons了
不过安娜还是爱塞巴斯蒂安,于是就有完事后的若即若离感。她的父亲卖掉房子,要去Guernsey(这其实是一条很重要的隐线,Guernsey本身是有象征意义的,此处懒得去分析了)。姐妹俩拿着两种颜色的贴纸在大房子里分家具和物什,如果两个人都要的,就抽签决定=。= 这里姐妹俩的关系,一下子变得很压抑...其实,一直都是很压抑 互相之间的墙,严重的对立感。
导演的镜头处理得极妙,每一个静止的角度都务必让人物受到画面场景的重压:尤其是安娜发现丈夫外遇的部分,以及安娜自己外遇的部分,人物都只在画面中占极小的角落,或是砖墙、或是石柱,无生命的植物,将大部分占据,又再次渲染了冰冷 无援 孤独 厌世..
我一度认为安娜会一样在埃及的旅馆浴室中自杀 黯淡落幕 这样就太悲了 也很好
不过故事却往好的方向发展 Guernsey 姐姐在夜晚勾引了一个园丁 碰巧被安娜看见 她只是不屑地邀请安娜 是否要加入3p 安娜终于在言语上暴怒了..
次日在海滩的悬崖上 姐姐一声不响地去了崖边 妹妹预感到不对 没命一般地奔向海崖。由于太急,路上滑到了 手上都是血,像孩子一样地哭了。姐姐过来,像小时候那样,检查着她的伤口,她们拥抱后,终于释怀了。
在回程的船上,安娜平静地对丈夫说:
我知道你和她的事了,我不希望这样(你自己好好处理吧)。
这是原谅、宽容。其实不论结果如何,勇敢去交涉,将话说出来,对于自己世界的敌人,就已经杀死了他,一切也都得到拯救了。具体结果如何,在这部片子中也不再重要。
最后刻意遇到和自己ons的那个男人,从容介绍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后,大家都承认那只是一次ons,生活回到了希望的道路上。安娜的中年危机,就此划下句号,影片也随即终止。
哭过释怀 放下心结之后 勇敢起来 一切都好了
这部片子在剧本上有一些处理得不够好的地方,可以更悲些,也可以借助背景的宏大表现得更有意义,但点到为止也好——就是这个”知分寸“的把握,以及镜头角度选取的合心意,让我最终愿意给本片五星的评价。顺提18x内容上,大量的全裸镜头,露两点稀松平常,如欧洲片一贯的脾气,ooxx的镜头也不刻意省略或加长:但如果只以此去看这部片子,则无法得到高评价。
另外,荷兰语真好懂,就算不用字幕,也能听懂个七七八八..^^
以上
导演: Nanouk Leopold, 纳努克?里奥泊德
简体中文名: 根西
制片国家/地区: The Netherlands/Belgium, 荷兰/比利时
上映日期: 2005-08-25
语言: 荷兰语
imdb编号: tt0428608
主演: Maria Kraakman, Fedja van Huêt, Johanna ter Steege
又名: 格恩西, 根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