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
日志搜索
用户登录
读取中...
用户公告
读取中...
时间记忆
读取中...
最新日志
读取中...
最新回复
读取中...
最新留言
读取中...
加入群组
读取中...
我的好友
读取中...
我的照片
这是一个不成功的恋尸小说家所说的冠冕的话 
我认识两三个自以为是的人,他们不约而同的有一段共同经历:在几乎骂完所有已有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之后(我不知道他们是切实读过这么多,粗浅读过这么多,跳读过这么多或者更少,还是只是假装读过——当然除此之外,理解又是另一个问题),想要开始着手写一本小说。他们往往号称所写的将是惊世巨著,却又迟迟无法动笔。尽管给自己找了各式各样冠冕的理由也无济于事,因为自我批评与自我创作之间总存有无法蒙混的交叉地带,他一动笔就要自相矛盾,同时承认自己的无用与渺小。

并非打算去指责他们,因为实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小说,同时也有各自的小说观。有那么多的好小说只是存在于想象之中,并且可能就永远存在于那里——有时候我相信他们可能真有能力,于是这些新小说的不存在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到遗憾的事情啊!不过有时候我也会瞧不起他们,因为他们脱离不开琐事的浮躁却夸夸其谈,喜欢现学现用,故意去阅读观看艰深又冷门的书籍与电影,对主流嗤之以鼻……这也并非责难那些真正喜爱艰深和冷门题材的朋友(文注:我自己也算半个..),只是那些人的目的不在真正发乎内心的喜好所产生的兴趣之上,而仅在于“能在对谈中显得很渊博”而已。那些读乔伊斯、读品钦、读萨特、读康德不为向内而只为向外的有趣、博闻只为强记而非强识的人,这一爱好可能会使其在独处时感到痛苦,可能也就完全满足于此,也可能与真正有爱的家伙们殊途同归。

其实没有那么难,但不要指望轻松超越你所批评的家伙们..他们批评的时候比你更犀利也更刻薄,不过越过这条鸿沟之后,人们多半就变得沉默起来。

日记无图不太习惯..补张吕纪的花鸟画(貌似这就更不调和了吧...=。=)
日记无图不太习惯..补张吕纪的花鸟画(貌似这就更不调和了吧...=。=)
—————————————— 可能不会使用的部分,因为在《金星》和《伯罗奔尼撒》两章之后,如果他已经说过”我们总希望自己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但必定总有几个已知的逝去的世纪是幸福到遥不可及的,逝者的幸福不止换来向往,同时也导致悲哀。”以及“绝对刚体表面之上的绝对刚体之球,它不接触表面,却施加了无限大的压力。“……诸如这样的话,再这样说就怎么也都显出一种不调和感了。留此备用。 越是恋尸的、或者有恋尸潜质的人,你就越难从他的文字里发现哪怕任何一丁点儿尸体的踪迹。 —————————————— 防和谐的留言收集备份: 《图书公平交易规则》出台新书网售不低于八五折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0/01/09/3298685.html 书价应与市民实际消费能力挂钩..单方面提升书价及限制折扣不是在帮助产业和保护书店,相反是在持续性地毁灭图书出版业.. 我国政治方针一贯的特色就是自私,一定不会降税,所以最终一定是提高文化消费成本.. 比较一下德中两国书价水平..德国目前大学毕业生月薪税后约合30000元人民币..一本新书的定价在100元到150元之间;国内月薪水平按3000元来计算,一本书目前的定价在20到30元人民币,等比已是欧洲发达国家两倍的水平..=。= 而且德国图书印刷及装帧水平均很高.用纸也好,唯一问题就是语种问题导致较厚.. 举一个例子..丹布朗《失落的秘符》 德文版 765页 合260元 中文版 440页 定价38元 这里说的新书指小说类...专业书的话,比如我的导师最近刚在Springer出了一本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500页)...定价就是100美元..=。= 美术画册类、建筑设计类、工程手册类..贵书更多..因此图书馆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发表评论:
读取中...
Powered by 推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