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次翻开福尔摩斯……
福尔摩斯是我唯一小学就看过的侦探故事(当时看的是连环画)。而其中最喜欢的就是《血字的研究》,这也是我第一次看的福尔摩斯故事。当初着实为“在墙上写字时手一般与眼睛高度持平、指甲长的人才会挂掉墙皮、由于激动的流鼻血,所以脸是红的”这些神推理震撼了好久。而我在若干年后会选择推理小说,也与这些因素不无关系。可是现在我游历了各个推理小说论坛或贴吧后,却发现讨论福尔摩斯的人少之又少,甚至有些人一提福尔摩斯还会被其他人鄙视。这点着实令我感到不解。
由于新星版的福尔摩斯刚入手,于是第N次从头开始看下去。昨天到今天看完了前两本,也就是《血字的研究》和《四签名》。本来以为故事这么熟,肯定会看的很快。结果确比以往的速度慢了不少。主要原因就是这次看的不只是故事,主要是看注!
这套书因为注什么的引起的种种事件在这里就不讨论了,主要想聊聊书的本质。
首先是几乎每一页都有大量的注解,注解的内容甚至多于故事的内容。这也是继塞耶斯那本研究福学的书后,我第二次接触这么专业的福学研究。除了一些普通用词、地名、人名、书名、剧名等常见的注解外,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几乎所有研究者都是以福尔摩斯和华生是真实人物作为前提来研究的。最大的表现就是有一些我觉得应该是爵士在写的时候早已忘了之前的设定而出现的笔误,但是研究者以作者是华生的前提来研究时就提出了各种可能性,这个是我最喜欢的环节,其中很多解释都很有趣。而且研究者们的研究之细,也令人叹为观止!比如在故事发生时间的研究上,甚至详细到了当天剧院演出的是什么剧,当天是阴是晴,是否有大雾等等这么细致的地步。再比如故事中出现的某个龙套角色或者仅仅是一笔而过的人物都会被当做研究对象。很多研究的内容不仅会令人感到可笑,可是实际想想,也的确有这种可能。大家都像福尔摩斯附体一样,通过一句话、一个单词甚至一个字母来对当时的事件作出各种分析。这种钻研精神实在是很福尔摩斯呀。
除了书中配有大量插图外,每本书的后面,还会有一到两篇延伸阅读。第一本的后面是柯南·道尔的生平,这个基本在网上都能找到。第二本后面的则有趣得多。名字叫《福尔摩斯在中国》。里面讲述了从晚清第一次翻译的福尔摩斯作品开始到现在的推理之门举办的跟福尔摩斯有关的活动这近百年来“福尔摩斯在中国的种种事迹”。并且附上了当时翻译的文言版的福尔摩斯片段。读起来的确别有一番风味。这篇文章真心推荐给福尔摩斯迷们。
对于已经看过的两本书的故事,相信本吧里应该不会有人不知道,在这里我就不罗嗦了。不过我很奇怪,为什么同一套从书里,第一本中凶手翻译为霍普,第二本中再次提到就翻译成了侯波?还有华生的妻子在第一本书注解里提到的时候是马莉,第二本书中无论正文还是注解都变成了梅丽。个人认为还是统一一下按照常见的翻译来译是最好的,否则总是有种很奇怪的感觉。
于新星出版的这套福尔摩斯,无论之前评论如何,至少我个人入手的这一套在我读了两本后感觉还是很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