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罗恩转学带给童雷的冲击不大。朝夕相处的人走了,他心里不免失落,但算不上伤心。在他看来,罗恩只是暂时离开一段时间,就像自己在地质勘探队工作的父亲一样,每年只回来两次度假,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可他仍然是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员,与自己有着剪不断的关系。况且罗恩走的还没有父亲远,她就读的新中学在这个城市的另一端,坐公交车才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罗恩大概也是这样想的。在头一天下午,两个人像往常一样挥手告别,甚至还说了“明天见”之类的话,只是罗恩第二天没再出现在夕照街与自己家所在的梧桐巷的交叉路口而已。童雷觉得这是个吉兆,没有隆重的告别仪式就说明还有再见的可能,或者说根本就没分开。
罗恩转学走后的第二周的一天下午,童雷突然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说有警察找他。办公室里迎门坐着两位警察,其他老师都回避了。班主任交代了句“不用紧张,实话实说”也回避了。
警察的态度很和蔼,开场白跟班主任的意思差不多,然后问他认识罗恩吗。
童雷吓了一跳。他眼前先浮现出那双盖着白布的光脚片,然后问警察:罗恩死了吗?
其中一个年轻的警察一下笑起来,调侃他:人家哪里得罪你了,盼着人家死?
年长的警察经验要丰富得多,看出了些端倪,说:她没事。你为什么这么想?
童雷松了口气,说:她家里老出事,我有点担心。
年轻警察在一旁轻笑了一声。
接着年长的警察说了他们此行的目的。他们是为了罗恩继父的死来的。说罗恩继父的死原本不是刑事案件,但最近接到举报,说他是被人蓄意谋杀的。知道他是罗恩最好的朋友,一定在私下里与罗恩谈起过此事,问问他罗恩是怎么说的。
警察说得有些绕,但童雷还是听出了他的意图,就是看能不能从自己这里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在他们眼里,童言无忌,而且童言可信。
年少的童雷还不会撒谎,再加上面对警察时的恐惧心理,他便将与罗恩有关她继父死亡的谈话和盘托出。
两个警察听得眉头紧锁。年轻警察是负责做记录的,不过也没记多少东西,想必并没有从童雷的话里发掘到多少有用的线索。只是当童雷说到罗恩那句“死的是挺蹊跷”的话时,两人都有了些反应。
就这些?年长的警察带着难掩的失望问他。
童雷点点头,说:罗恩并不喜欢她这个继父,很少谈起他,就算他死了也不愿意说。
年轻的警察摸着童雷的脑袋,似笑非笑地说:了解的还挺深入的。
年长的警察对童雷说了声: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俩人就出了办公室。
出门之后,童雷听到年轻警察同年长警察咕哝这什么,其中一句是:小屁孩儿家家的,还挺复杂的!
后来童雷发现与警察的那场谈话是一个分水岭,一下隔开了他与班里师生的关系。从那以后老师并不怎么关注他了,甚至还有些不耐烦;同学们也都疏远他了,还长在背后议论着什么。不仅如此,回到家里,他也遭到了母亲一场空前激烈的责骂。责骂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针对自己,大意是交友不慎、引火上身、贻误学业;后半部分是针对罗恩及其母亲,说她们是不祥之物,上梁不正下梁歪,不走正道勾引男人,外表妖艳内心蛇蝎,跟狐狸精一个老祖宗。当然,后半部分是重点。
童雷知道,母亲的本意是为自己好,而且她的话也不是空穴来风——或者说即便是空穴来风也早已在大街小巷流传甚广了。当时的童雷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笼络外面人的观点,但他知道夕照街和梧桐巷的人们已经达成了共识:罗恩的继父是被她的母亲联合那个富商害死的,那个举报者就是富商的前妻。
童雷无法否认这个“共识”,但他在其上的喜好与众人是背道而驰的。他厌恶的不是沦落为“潘金莲”的罗恩的母亲,而是那个被众人美化成“秦香莲”的举报者。感觉她的目的总是不地道的,明显的打击报复。后来童雷又听说“秦香莲”与富商离婚在前,罗恩的母亲认识富商在后,这就更加重了他对那个女人的厌恶。以至于有一次他又听到母亲与街坊几个女***赞“秦香莲”时,他竟怒不可遏地从家里冲出去,朝着女人堆大吼一声:你们懂个屁!结果自然招致了母亲一顿措词更为激烈的臭骂。
那声怒吼给童雷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他原本是街坊邻居眼中的好少年、乖乖仔,因为那一声怒吼,摇身一变成了堕落少年。为此母亲便开始对电话那头的父亲旁敲侧击:这孩子没得救了,以便为童雷彻底堕落时自己能够逃脱责任而埋下伏笔。幸好父亲的立场是坚定的,他坚信儿子的想法是有道理的,坚信他还是那个前途无量的上进少年。
父亲的态度给了童雷很大的信心,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它都成了隐藏在童雷身边的强大的支持力量,帮助他迈过了一个又一个坎儿。
又过了段时间,警察对罗恩继父死亡事件(之所以称之为“事件”是因为其根本不具备刑事案件的性质)做出了最终结论:罗恩继父确系死于意外触电,不是被人蓄意谋杀。鉴于事件并未对当事人带来实质性的伤害,警方将不追究举报者的责任。
警察的结论一下将事件推向了高潮,但同时也宣告了尾声的到来。举报似乎成了一场恶作剧。人们习惯将这样的事件作为谈资,但并不热衷于为其盖棺定论断其是非。很快,“秦香莲”与“潘金莲”便不再是街谈巷议的主角,罗恩家的事也像他们家那扇逐渐落满灰尘的大门一样逐渐被人们丢弃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