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安·西蒙斯是一位极具个性却又富于理性的推理评论者,整部书即没有阿谀逢迎,也没有刻意打压,完全就是一位资深推理迷阅读笔记,读来轻松自在,以下是书中的一些摘抄和笔记。
P43当我们业已熟悉它的追随者和模仿者,原初的经典对我们来说就没有什么创新可言了(多萝西·L·塞耶斯)
l 名气有时就代表着过气,但真正的经典不会因为其身后的众多模仿者而失去光彩。
l 即使只是追随者,也能写出优秀的作品,或专心于诡计的变种和杂糅,或专心于逻辑推演,或专心于氛围的营造,无论选择哪一方面,有能力的作者自会赢得读者的青睐。
P61-63福尔摩斯。
l 福尔摩斯的魅力在于其是一位超人式的神探,有他在身边让人感到安心,他的过人之处在书中是得到明证的。
P63《银白马》
l 于平常处发现不寻常远难于发现事物本身的不寻常。
P81主张自己不过将普普通通的才能巧妙地发挥出来罢了。(马丁·休伊特)
我只是按经验法则办事,尽我最大的努力解决案子。(保罗·贝克)
l 常人侦探的魅力在于其虽与读者站在同一战营,但却依靠着自我的认真与执着破解了迷案,这让普通读者倍感亲切,真实感也陡然上升。
l 常人侦探与超人侦探不同处仅在于对侦探本人形象塑造上,优秀的侦探故事永远拥有同样的内在,即自然纯粹,浑然天成的推演过程。
P95小说中的犯罪就应该是谋杀。(S·S·范达因)
l 谋杀只是一个条件,并不是影响诡计与推理的关键,即便是谋杀故事,其所要解答的谜团有时也与谋杀本身无关。即便被害人不出现,即便没有谋杀,也可以写出好的推理小说。
P96不能有浪漫情节(S·S·范达因),侦探的趣味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l 侦探的趣味等同于案件本身的趣味。
P104不论是作者表现出的过人智慧,还是除了侦探和谜团以外对一切东西都不屑一顾的轻蔑,它们都属于黄金时期的最佳果实。
l 黄金时代的最佳果实对我来说就是历久弥新的智慧之光和老友重逢般的亲切感。
P105奈欧·马许用两行字总结她后来对万斯的感觉:菲洛·万斯,该教训教训。
l 没错!还得加上《班森杀人事件》里上校的那句话:“你少管闲事——你这个***娘娘腔!”
P115我个人喜欢《希腊棺材之谜》,这本书的解答相当出人意料,《荷兰鞋之谜》同样十分精彩,有关凶手留下鞋子所作的天马行空般的推理实在完美,还有《法国粉末之谜》,你一直要等到最后一行才知道解答,有关倒置线索的《中国橘子之谜》也相当不错。从理性推理的角度来看,它们确实可以跻身史上最好的侦探小说行列。
l 作者提到的前三部作品也是我最喜欢的国名系列小说。
l 卡尔作品的成功在于谜团的“巧妙”,而奎因作品的成功则在于线索的“巧妙”。
P130大侦探全知全能,相信推理有着至高无上的力量。硬汉侦探靠直觉行动,像普通人一样容易犯错误,他们相信枪杆子里出真理。
l 期待阅读拥有黄金时代内核的优秀日常推理系列,他/她比大侦探更平实,比硬汉侦探更聪明。
P148“奎因先生,能否劳驾您解释一下您著名角色的性生活,如果他有的话?”(达希尔·哈米特)
l 古典侦探通常都是童话般的人物,不食人间烟火,虽然作者们尝试改变,但与现实主义的硬汉比起来,古典侦探表征的仍是完美主义。
P153任何一个具有一定水准的作家设计人物和案件的时候都不可能不加入某种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安东尼·布彻)
P161犯罪小说反映了其所处时代的主流道德规范,作家们采纳这样的道德规范来看待警察和罪犯、犯罪和惩罚。
l 偏爱黄金时代的解谜小说,自以为品味高贵独特,拥有贵族般优越感的人与那些喜好硬汉犯罪小说,认为古典推理不能称之为小说的人一样可笑。
P211古典侦探小说一般不适合改变成影视作品,因为燃烧一般的火柴,烟蒂上特殊的口红印以及消散的指纹在视觉上并无有趣之处。
l 古典侦探小说倾向于故事高于人物,即使是改编成功的推理剧,在推理上也有弱化的倾向,并且越是推理水准高的作品,这种倾向越严重,而同样重视谜团的悬疑小说则不会受此羁绊。
P246格林(格雷厄姆·格林)为惊险小说辩护,指出不应该以屈尊俯就的态度对待它,他把自己的一些作品称之为“消遣小说”,以此作为保护伞。他的意思不是说他们不是严肃小说,或者换而言之,他的其他小说就不是消遣小说?不管怎么样,这种差别使得他所反对的那种自命不凡永久地存在下去,纵然消遣小说所能达到的效果往往和他的其他小说一样严肃。这种效果并非完全通过深入的人物刻画来实现,也通过对地点和物体的观察,在描述它们本身的同时也描述它们所代表的符号。
PS:比之《Bloody Murder》这个主标题,我更喜欢“平实”的副标题——《From the Detective story to the Crime Novel:A History》。
- 上一篇:剥洋葱——再读《暹罗连体人之谜》
- 下一篇:湖边凶杀案——读《爱尔兰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