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自某位日本推理粉丝的文章。这种既不泄书名、又分析得十分到位的叙诡评论,不可多得,故拿来大家共享。原文中,点击某个链接就会显示书名,为防止有人手贱去点(其实这个手贱的人是我……),就不给出原文的地址了。译文中保留了出版年和作家的首字母,大家一眼掠过即可,千万不要深思……
作品1-C、1-E、3-C是国内(包括台湾)已出过的作品,不妨一猜,但最好不要在回贴里说……其他作品中,有多部国内将出(至于出版时间天知、地知,你我不知……),大家千万不要去找原文偷看,我保证你的损失会很大很大……
趁此机会纠正一个错误。我曾经说隐身人叙诡的作品极少,但现在一看其实很多。诚然阅读不够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则是这位粉丝心目中的隐身人叙诡是一个广义概念……
虽然未泄书名,但仍不能保证看后不会影响阅读兴趣,请各位自己斟酌。
前言
本文将列举运用“隐身人”叙诡的作品,并根据实例对此类诡计进行比较讨论。“隐身人”简而言之就是隐藏作品中某一登场人物、使其不为人(读者)所见,是为叙诡中的一个大类。
隐身人叙诡可分三大类:视点人物隐身、倾诉对象隐身、第三者隐身。下面举实例分别进行探讨。
〈视点人物隐身〉
〈概要〉
视点人物指担当故事叙述者或文章记述者的人,这类叙诡就是要让读者感知不到此人的存在。
手法大致可分为两种:1、消除视点人物存在的迹象(下面的“作品1-A”系列);2、将视点人物“逐出圈外”(下面的“作品1-C”系列)。
另外,作为文中用来支撑叙诡的辅助要素,按视点人物与其他登场人物的关系又可分为四项设计:1、物理上的隔离;2、感觉上的隔离;3、心理上的隔离;4、不隔离。
〈作品举例〉
【作品1-A】 (1992年) 日本作家“H”的长篇
[叙诡目的] 视点人物隐身
[人称?视点的伪装] 第一人称 → 第三人称客观视点
[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物理上的隔离
[说明]
实为第一人称叙述,但通过排除视点人物本身的相关描写(即消除视点人物存在的迹象),伪装成了第三人称客观视点,从而达到隐蔽视点人物存在的目的。然后,文中视点人物与其他登场人物相互隔离——具体而言,是躲在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于是形成了物理上的隔离。由此,巧妙回避了可能会暴露叙诡的人物间对话。这一点可说是支撑起整个叙诡的重要设计,值得注目。
进而,因伪装成第三人称视点所导致的内心描写缺失,则依靠多次运用他人的第一人称自白加以弥补;另外,关于物理上的隔离所导致的视点人物移动限制,也利用某些设定掩饰过去了。总之,针对叙诡副产品之一的“不自然感”,作者备好了万全之策。
又及,从文库版所附法月纶太郎氏的解说来看,这部作品应是第一部真正运用“视点人物隐身”诡计的作品。
【作品1-B】 (1998年) 日本作家“N”的长篇
[叙诡目的] 视点人物隐身
[人称?视点的伪装] 第一人称 → 第三人称客观视点
[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感觉上的隔离
[说明]
将第一人称叙述伪装成第三人称客观视点,这一点与【作品1-A】相同。值得一提的是,文中各登场人物的内心独白冗长无比(或者说是毫无保留的直言),弥补了叙述者内心描写欠缺的问题。
本作有一个特点,即依靠“某项手段”使在场的视点人物不被他人感知,营造出了所谓的“感觉上的隔离”状态。与【作品1-A】不同的是,视点人物可自由行动,故事推进显得更自然。
另外、该作还有一大看点:先行提示了文中的真相(隔离手段、存在隐身人物),直到最后一行才解明是第一人称叙述。
【作品1-C】 (1999年) 日本作家“A”的短篇
[叙诡目的] 视点人物隐身
[人称?视点的伪装] 第三人称单视点 → 第三人称客观视点
[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心理上的隔离
[備考]
“隐蔽视点人物”的情况与【作品1-A】共通,但本作依靠有所变通的诡计得以实现。
作品的最大特点:由于视点人物的身份,使其与文中其他登场人物在心理上隔离开来,其存在虽为人们所认知,但却被当作不在场之人对待。对读者而言,和所谓的“看不见的人”有共通之处,总之是形成了难以意识到人物存在的状态。
再略加详述的话,其实设下叙诡的部分是在作中作,信息经由“外层”部分的“超视点”传达给读者。因此,诡计部分与其理解为第一人称,还不如理解为第三人称的单视点描述更为妥当。但不管是哪一种,由于隐身视点人物本身的相关描写一概没有,所以成了“看不见”的人。
【作品1-D】 (2002年) 日本作家“Y”的长篇
[叙诡目的] 视点人物隐身
[人称?视点的伪装] 第三人称単视点 → 第三人称客观视点
[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心理上的隔离
[说明]
说诡计本身和【作品1-C】基本相同也不为过,但本作把重点放在了“外层”部分的展开,作中作的“视点人物隐身”叙诡并没有当核心诡计使用。
明确指出是作中作的只有“问题篇”部分,真相的揭示也非“隐身视点人物的出现”,而是采用了在“外层”解明真相的形式,在“视点人物隐身”的叙诡作品中,可称异类。
另外,文中可见到一些细小的改良,相比【作品1-C】更提高了诡计的说服力。具体说明会完全泄底,只好割爱。
【作品1-E】 (2002年) 日本作家“M”的短篇
[叙诡目的] 视点人物隐身/视点人物的误认
[人称?视点的伪装] 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单视点 → 第三人称客观视点
[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心理上的隔离
[说明]
诡计采用了【作品1-A】系列的手法,但视点人物和其他登场人物“心理上的隔离”这一点又与【作品1-C】及【作品1-D】共通。不过,具体手法完全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视点人物是如何被隔离的”本身也是作品的一大关键。
既然只是心理上的隔离,加之对其他登场人物而言视点人物的存在并不是谜,因此与【作品1-C】相同,是在作中作里埋下诡计。进而,本作还采用了在“外层”部分揭示真相的形式,这一点竟又与【作品1-D】共通。
说白了,早在真相解明之前、“问题篇”的最后,作中作的记述者就现了身,但指代时并非用“我”而是用了个“特殊的专有名词”,故而也可以解释为第三人称单视点、而非第一人称。由于采取了这样的手法,导致无从知晓这人究竟是谁。换言之,诡计本身还有“让读者把作中作里出现过的人物误认为记述者”的意图。
【作品1-F】 (2004年) 国内作家“M”的长篇
[叙诡目的] 视点人物的部分隐身+视点人物的误认
[人称?视点的伪装] 第一人称(有内心描写) → 第三人称单视点(有内心描写)
[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不隔离/物理上的隔离
[说明]
同【作品1-A】,叙述中省略“我”从而将第一人称伪装成第三人称,但是由于叙述中有内心描写(即“非客观视点”),所以明显存在视点人物。非但如此,原本视点人物就作为登场人物中的一个已提示给了读者;即便是文中,在大部分场合下,此人也并非处于和其他登场人物隔离的状态。换言之,诡计的目的不在于通篇隐藏视点人物的存在。
诡计的主要目的是视点人物的误认——把“人物X的第一人称叙述”伪装成“人物Y之视点的描写(第三人称单视点)”。所以,应该说作品采用的手法是视点人物的部分隐身,即在“某些场合”隐藏视点人物(人物X)的存在。
具体而言,就是描写一些明显不可能有人物X存在的场面,从而使视点人物(人物X)与被描写的对象(包括人物Y)在物理上隔离。关于此种状态下如何做到人物X的第一人称描写,作者也有巧妙设计。
【作品1-G】 (2006年) 欧美作家“A”的长篇
[叙诡目的] 视点人物的部分隐身
[人称?视点的伪装] 第一人称 → 第三人称客观视点
[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不隔离/物理上的隔离
[说明]
国外作家的作品,原是英文。所以很想知道,把第一人称伪装成第三人称客观视点的部分,原文是怎么处理的。
和【作品1-F】相同,第一人称视点人物的存在已向读者和其他登场人物明示,大部分场合下并非处于和其他登场人物隔离的状态,也是在“某些场合”将视点人物物理地隔开、造成其不存在的假象。不过,在这部作品中,那个视点人物的部分隐身才是诡计的主旨。
由于是国外作家,知道【作品1-F】的可能性很低,但有趣的是:为了在视点人物被隔离的状态下推进故事,所用的诡计竟都和【作品1-F】共通。
【作品1-H】 (2006年) 日本作家“M”的长篇
[叙诡目的] 视点人物隐身
[人称?视点的伪装] 第一人称 → 第三人称客观视点
[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物理上的隔离
[说明]
所设诡计属于【作品1-A】系列,视点人物与其他登场人物物理地隔离这一点也和【作品1-A】相同,只是本作中视点(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移动。
有趣之处在于文中被隔离的视点人物究竟身在何处,感觉相比“视点人物现身”,“从哪里出现?”反倒更具强烈的悬疑性。
【作品1-I】 (2007年) 日本作家“M”的长篇
[叙诡目的] 视点人物隐身
[人称?视点的伪装] 第三人称单视点/第一人称 → 第三人称客观视点
[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心理上的隔离
[说明]
诡计属于【作品1-C】系列,也是在相当于作中作的部分设下叙诡。但引人注目的是:作中作方面(此处略去N字),进而“外层”部分处于(此处略去N字)的状态,和【作品1-C】及【作品1-D】中所见的“类型”大相径庭。
另外,揭示真相时(此处略去N字)也是史无前例,依照叙诡的原理,此种形式原本全无可能。其实,除了作中作,另有一处——即在“外层”部分也设下了“视点人物隐身”诡计(【作品1-A】系列的诡计),形成双重构造,并因此营造出了独一无二的妙趣。
(搞“略去N字”绝非噱头,大家一定不要手贱去看原文,否则损失实在太大。我保证这本书国内一定会出,请耐心等待。)
【作品1-J】 (2009年) 日本作家“Y”的长篇
注意:关于这部作品,即便事先只知道手法的概要,恐怕也会大大损害阅读趣味,所以略去[人称?视点的伪装]这一项内容。
[叙诡目的] 视点人物隐身
[人称?视点的伪装] 略
[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感觉上的隔离
[说明]
从视点人物和其他人物处于感觉上的隔离等要点来看,诡计的基本部分与【作品1-B】共通。
这部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强力误导”,是其他同类作品中鲜见的。通过(此处略去N字)的手法,正常阅读下,根本想不到其中还隐藏着视点人物,十分美妙的设计!
〈倾诉对象隐身〉
〈概要〉
隐藏与叙述者相对的听者的叙诡手法。
为了伪装成第一人称的叙述者在向读者说话,其基本手段是:在人们认为文中不存在可能成为听众的登场人物的情况下,展开叙述。
和其他手法不同,难以成为核心诡计,另外也因为很难生出变化,老实说算不得非常有趣,也想不起多少例子可供列举。
〈作品举例〉
以下,从使用〈倾诉对象隐身〉诡计的作品中,举一个特殊的例子。
【作品2-A】 (2000年) 日本作家“T”的长篇
[与第三者的关系] 物理上的隔离
[说明]
也有其他登场人物,乍一看是非常普通的故事。第一人称的叙述文中出现了“你”这一称谓。由于不是对话,所以很难认为这是对其他登场人物的称呼,从而使人误以为是在和读者说话。
文中,和【作品1-A】系列一样,隐身的倾诉对象被物理地隔离,不光是读者,连叙述者以外的登场人物(第三者)也处于无法认知其存在的状态。
严格来讲,不能说叙述者的话传达给了对方,所以也很难说诡计是否成立,不过倾诉对象的存在被揭示时的场面效果极佳,可称得上是非常有趣的诡计吧。
〈第三者隐身〉
〈概要〉
隐藏以第三人称记述的人物,此人物既非叙述者、也非倾诉对象。
叙诡手法以“人物误认”——读者把关于隐身人物X的描写误认为另一人物Y的描写——为中心,但根据重心偏向“人物误认”还是“人物隐身”,又可分为“为了误认的隐身”和“为了隐身的误认”两类。
其一,“为了隐身的误认”主旨是隐藏人物X的存在,作者把人物X的描写尽可能减至最少,只求能向读者保证此人在文中登过场即可;进而,通过使读者将其误认为“人物Y”,消除人物X的存在感。
其二,“为了误认的隐身”主旨是让人物X成为另一人物Y的替身。因此关于人物X,文中会做一定程度的描写,以求营造出其身为登场人物的存在感,并在此基础上使读者将其完全误认为另一人物(Y)。结果就造成了人物X并不存在的效果。
由于必须让读者接受“隐身人物X确在文中出现过”,不少作品会在文中揭示隐身人的名字(不过毕竟不能给出全名……)。如何处理隐身人的名字从而使诡计成立,也可说是此类作品的一大看点。
〈作品举例〉
【作品3-A】 (1990年) 日本作家“T”的长篇
[目的与手法] 为了误认的隐身
[叙述的形式] 第一人称
[伪装] (与视点人物相关的)人物的误认
[隐身人的名字] 文中有揭示
[说明]
全文主要由“人物X的第一人称叙述部分”(下文略为X部分)和“人物Y的第一人称叙述部分”(下文略为Y部分)构成。诡计主旨是将“X部分”的叙述者(人物X)误认为“人物Y”,即叙述者误认。然后,为了支撑这个目的,又设下机关,使读者把其他登场人物关于“人物X”的话语也误认为了“人物Y”。换言之,其他登场人物眼中的人物X和人物Y,在读者的视点中混为一体、全被认作了“人物Y”。
但是,在人物X与人物Y直接发生联系(如交谈等)的场合,无论是“X部分”还是“Y部分”,都会形成叙述者与对接方的关系,自然很难再把两人都误认为“人物Y”。于是,作者就在人物X和人物Y之间加入了另一个角色,使读者把“人物X-人物Y”之间的接触误认为“人物Y-人物Z”之间的接触。
[【作品3-A】的人物误认示意图]
X部分 真相 誤認
叙述者 人物X → 人物Y
对接方1 人物Y → 人物Z
对接方2 人物Z → 人物Z(认知正确)
Y部分 真相 誤認
叙述者 人物Y → 人物Y(认知正确)
对接方1 人物X → 人物Z
对接方2 人物Z → 人物Z(认知正确)
如上表所示,各部分中与叙述者相对的一方,不管是人物X还是人物Y,都被误认为“人物Z”。因此,加上前面已说明的“叙述者误认”,实际构成了将“人物XYZ”误认为“人物YZ”的“三人二角”诡计。结果,不单“X部分”的叙述者“人物X”,连同“Y部分”中身为第三者的“人物X”也被完全隐身。
当然,隐身人X的名字在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文中未被明示,但在其他登场人物的言语中出现过,而作者还利用这一点(此处略去N字)补强了诡计。不过,名字本身改换成其他姓名,诡计也是成立的。
【作品3-B】 (1991年) 日本作家“Y”的长篇
[目的与手法] 为了误认的隐身
[叙述的形式] 第一人称(手记)
[伪装] (与视点人物相关的)人物的误认
[隐身人的名字] 文中有揭示(不可替代)
[说明]
与【作品3-A】相同,主旨是人物的误认,但手法完全不同——将第一人称的手记(作中作)里的登场人物X误认为手记的记述者“人物Y”。
首先,采用了与“视点人物隐身”共通的手法——在手记中省略记述者(人物Y)的相关描写。但本作的特点是:文中向读者明确指出,人物Y自己(作为手记的记述者)会在手记中登场。不隐瞒人物Y的存在,欠缺的只是描写,利用这个“空隙”嵌入“人物X”的相关描写,从而在完成人物误认诡计的同时,消去了人物X的存在。
[【作品3-B】的人物误认示意图]
真相 叙述 误认
【人物Y】→ 【人物Y】→ 【人物Y】
言行 (省略) 描写
↑
【人物X】→ (人物X)→ 〈人物X〉
言行 描写 不存在
隐身人X的名字虽然频繁出现,但事实上其本身就作为诡计的一个要素发挥着作用(所以不可替代)。另外,关于人物X的名字,还设下了一个圈套,可以说诡计安排得周到之极。
【作品3-C】 (2003年) 日本作家“K”的长篇
[目的与手法] 为了隐身的误认
[叙述的形式] 第三人称
[伪装] 人物的误认/其他
[隐身人的名字] 文中有揭示(不可替代)
[说明]
【作品3-A】和【作品3-B】重点是人物的误认,相比之下这部作品的主旨在于人物隐身。而且,不只是把隐身人X伪装成另一人物Y,还兼用了其他手法,这一点也体现了诡计的主旨。
其中一个手法是,让读者误以为人物X的相关描写是在说某样“东西”,而非其他登场人物。光凭这一点就很清楚了,人物误认不过是手段之一罢了。还有一个,利用与登场人物身份有关的误认,使读者以为的现场人数比实际人数要少一个,此手法当然也是与“人物隐身”这一目的直接关联的。
另外,作品还采用了第三人称多视点叙述,通过视点切换产生了与“视点人物隐身”中的“隔离”相同的效果,这一点很耐人寻味。
虽然采用了与【作品3-B】不同的形式,但隐身人X的名字仍然是诡计的一个要素,不能替换成别的名字。
【作品3-D】 (2005年) 日本作家“A”的长篇
[目的与手法] 为了隐身的误认
[叙述的形式] 第一人称(手记)
[伪装] 人物的误认
[隐身人的名字] 文中不揭示
[说明]
和【作品3-C】相同,诡计主旨也是人物隐身。文中不揭示隐身人X的名字也体现了这一点。在第一人称的手记(作中作)中,记述者本人与其他人物虽然使用了不同称谓,但由于人物X的名字概不出现,使误认为“人物Y”变得容易。
考虑到对人物X名字的处理方式,可以说诡计的成立要比其他作品容易些。不过,文中不揭示人物X的名字是与另一个设计相关联的,所以决不是什么简单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