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
日志搜索
用户登录
读取中...
用户公告
读取中...
时间记忆
读取中...
最新日志
读取中...
最新回复
读取中...
最新留言
读取中...
加入群组
读取中...
我的好友
读取中...
我的照片
解体诸因的评论
http://www.douban.co
单从设计来讲,此版封面是优于台版封面的:虽然台版的字体用得很漂亮,封设也颇具设计感,实际却并不符合本书的风格。我在阅读本书之前,也是因为配合台版封面的冷酷做派及人云亦云的神作风评对本书产生了一种错误的印象,抛弃了阅读过《两人变成两只》《人格转移杀人》及《完美无缺的名侦探》这些作品后对西泽保彦此人产生的文风印象,认为本书是一部类似于桐野夏生之《越界》的严肃作品。新星的封面设计新颖,甚至可以说是颇具颠覆性(相信很多推友在看到这个封面后都着实吃了一惊),但结合书内容看,却又神奇般地切题:可爱的玩具熊及剪刀的阴影均是来自本书第五因《解体守护》(但同文中描述却有出入);背景中的九宫格则是暗指本书中的“解体九因”,运用这一严整的结构又是在暗示本书的逻辑明晰;红底的寓意不言自明。遗憾的是,这一设计虽然新颖,却稍嫌粗糙。虽然处处切题,但表象的“可爱”搭配内含的“解体”主题却可能令书店封面党们在阅读之后产生违和感。如果能再做一些调整,给出更多关于内容之“残酷搞笑”的暗示,或许会更加之好。
按照腰封的说法,本书乃是豆瓣票选内地最期待出版推理小说。不过但凡厮混于豆瓣者皆知这类非官方活动往往规模颇小(似乎我印象中并未关注过此一活动),来往谜诡等组的同志大概多作浮云观是。但对于书店宣传等等,豆瓣的指标仍是具有参考价值的:台版的高分亦可作为对本书感兴趣的读者们购买信心的保证。另本书在推理界中名气颇大,算是推理读者基本认定的“日系推理必看佳作”之一,甚至可说“本书在内地的出版即是最大的宣传”。此邀联合评测组进行评测亦可知,出版社对本书是相当重视的,宣传上必定不遗余力。营销方面,新星多年经营的午夜文库系列所构建的销售网络,无论是网购还是书店系统铺货皆有保证:即使人不在国内,无法亲自去新华书店验证,“午夜的书只要印出来了那就很快能到手”这点,还是可以信赖的。
比照台版王静怡和此版苏友友的翻译,后者远胜前者。王静怡虽然翻译了大量的日文书,但译文仍显得相当笨重,缺乏适合本书的语境语感(有心读者可参阅第八因进行类比,高下立见)。即使不考虑台湾腔和大陆惯用语之间的区别,本书的台版译文也没有任何值得推荐之处。反观新星版的译文轻松、活泼、流畅,配合全书如舞台剧般的华丽连作集风格,无形中增加了读者长时间阅读的动力,对全文内容的鉴赏解析也多有助益。书中注释不多,总计大约不超过十个(可见本书并非炫学系作品),但每个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如“老长”指“部长刑警”,及“纪须磨伊明日”等的解说都很及时;而不去费力说明《尤利西斯》或者“鲁米诺反应”这类对于具有一般阅读量的读者而言颇常见的词汇,也足以证明本版译者不似某些大陆及台版推理译者、作者或编辑那般无知。鉴于本版的译文及校对皆佳,权衡之后给予翻译一项满分的评价。
若言文笔,本书即使在“译文优秀”的加成之下,也没有什么值得感叹的地方:十分口语化的叙述,日常生活中的各样场景,平铺直叙的情节推进方式……分散来看,没有一样在意料之外。稍微惊艳的是内嵌的剧本结构,但是作者在叙事结构上的处理却并不理想——未超出故事结构的嵌入,虽然有管束全篇的作用,但在外延上却有所欠缺,终究导致文体本身的俗套化(为免泄底,大致说一些读过之后才大概能够看懂的话吧)。许是处女作的缘故,人物的塑造缺乏个性,几乎是千人一面,为了“解体”的主题,符号化的倾向很严重。这里不觉要拿另一部以“解体”为主题的小说来作对比,即之前提过的、桐野夏生的《越界》:那是一本尽力将每个人物都刻画到骨子里去的书。花费大量篇幅追究登场人物的历史,得到的效果便是能够催生交错复杂的心理活动线索,使读者在阅读之时能够对人物命运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解体诸因》恰恰是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人物的存在在很多时候都只是“稍微超出名字”罢了。这样的取舍并非无理,而是打算让小说的重点放在场景重现、逻辑推演和诡计布设之上。但也正如西泽保彦在文库版后记中所言:“简直全篇都是搞笑,搞笑和搞笑的盛装游行”——这种作者初衷和完成效果之间的偏差,来自西泽保彦的一贯文风:那是一种偏向于轻小说的态度,在推理小说的范围内,与连城三纪彦、东野圭吾或者桐野夏生相比,尚缺少一笔入魂之功力。
至于诡计布局,两者要拆开来讲。诡计方面,本书可说是了无新意,大多数的诡计模式都曾出现在黄金时代的欧美推理小说之中。从谜面看,诸如“短短十六秒内被分尸电梯中的上班女郎”以及“购买超过一百本的色情杂志只为了……”等均颇有力度,只可惜仍未逃脱“天上之谜题地上之解答”的厄运:本书的多个“解体之因”皆是采安乐椅模式,即是通过多人对话中的反复论证推理来得出解答(或者阶段性解答)。此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是,重要线索的插入点不好掌握:过早则会令对话的协调性受到冲击,过晚又有戏弄读者的嫌疑。本书在这点上做得只是勉强,并且因为某些“地上之解答”的缘故,让人难免会因为“这样都行”的落差而去抱怨作者的一些安排多有牵强,甚至根本就是“为了诡计而诡计”(这对于本书的符号化人物行为而言,似乎是无解的)。布局方面则可用“完美”来形容——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尽管作者的“不事描写”看起来似乎是个相当大的缺点,但书中每一处描写却都是为诡计服务的,没有哪一处人物关系、关键道具、时间安排,甚至话语提示是和事件解决无关的;纵观全篇各因,看似彼此之间联系散淡,但最终却能从中掘出极端严整的结构——滴水不漏(线索安排上而言)、一并作答。这也恰恰是推理小说区别于其它类型小说之处,在这点上,西泽保彦做得相当好。
具体而言,我个人喜爱第一、二、五及八因。大概各类不同的读者都能在这些奇形怪状的案子中找到各样的喜爱吧——不过,这里还要预先声明:“诸因”并非“全因”,本书也不是什么解体讲义之类。它只是将一些关于“杀人为什么必须解体”的可能性杂糅在了一起,并且最终赋予了书中“诸因”以独一无二的整体性。如果说“解体”的题材就此被西泽保彦写尽了,那肯定是言过其实。臣千晓和书中诸位侦探们,只是在快乐地讨论一个共同的主题而已:“带有猎奇性质的脑力体操”,可算是对本书诡计推理部分的忠实概括。
写在最后的建议是:强烈建议初读者读到一半左右时再对本书下判断,过早的弃书判断绝对是不够明智的!
西泽保彦可说是一个颇有些恶趣味的古怪大叔(大概是在阅读他写的碎尸案件时也让人感到其实不过是在看些日常推理罢了的那种奇异感觉吧),他对于新本格的近乎于执著的追求必然招致两极的评价:喜爱的人会说那些作品创意奇绝,想常人之不敢想,为本格派的开疆拓野指明了新的方向;不爱的大概会说他造作刻意,片面追求诡计的新、奇、怪而忽略了小说文体本身的诉求。在我个人看来,本书无论如何都是绝对值得一读的日系佳作——不必抱着阅读“神作”的负担,轻松读完之后会心一笑,然后收进书柜中珍藏(或者下次也可以借给喜欢可爱小熊封面的女孩读读看呢?):这应该也正是西泽保彦先生憋足了力气(见初版后记)写出这部作品的本意。
- 上一篇:第十二号伞兵
- 下一篇:《消失的相中人》:像钱德勒那样小寐也是别有风味的
改天一定买来~~~
这本书的内容也是可圈可点的。。
虽然迷局有些新意。。但内容证据匮乏
虽然迷局有些新意。。但内容证据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