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
日志搜索
用户登录
读取中...
用户公告
读取中...
时间记忆
读取中...
最新日志
读取中...
最新回复
读取中...
最新留言
读取中...
加入群组
读取中...
我的好友
读取中...
我的照片
作者: [美]保罗·崔布雷, Paul Tremblay
副标题: “嗜睡侦探”系列1
isbn: 7508619935
书名: 消失的相中人
页数: 247
定价: 25.00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译者: 刘丽洁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0年5月
又名: The Little Sleep
2010-06-02 09:14:00 来自: 文泽尔 (无念、慈爱、正义与希望..)
消失的相中人的评论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702680/
由于我拿到是电子版的缘故,装帧上不便多言。《The Little Sleep》的原版很有点冯内古特书封面的味道,不过将大字换成中文似乎有些恶俗:因此目前这样中规中矩的封面相对中文版而言反而好。此一封面多少令我想起《追风筝的人》或者《阿富汗人》之类:典型的畅销书封面,这样讲的话,定位倒确实准确,符合中信出版社一贯的快准狠作风。分析封面元素:阴云密布的孤单木屋似是在褪色的旧照片中,另外四张处理略显粗糙的照片里,是一些大概想走意象派风格的无法辨识身份的女人形象——这些全都大致切题,不过照片数量换成两张(加马赛克)应该会更好;而那间白色屋子之外,或许中信出版社的红色标志可以当作是“红色轿车”这条文中线索的符号吧。若是这样考虑,“封面切题”的要求倒很是到位——扣分的原因是对中规中矩封面的兴味索然,以及封面本身制作上的不精细(比如字体选择上实在可以做得更好些的,而既然标明系列名称,大概设计一种剪影logo会更有效果:当然,也可能是我对封面的要求过高了)。
即使人不在国内,因为常在出版圈子里混迹的缘故,中信的渠道和宣传实力也还是多有耳闻。印象里是以大量畅销经济学类通俗读物、励志类读物为主。不过今年起开始大规模侵入外文小说领域,诸如《萨勒姆的女巫》《毒树》《母亲的模特》等等,差不多全是三年内的欧美新书。有些书我还没见到有德文版,中译就出来了,实在是佩服此种引进版权的魄力。宣传上讲,腰封的“妖风”仍未刮尽——那句“这本小说不能改变你的人生,却能陪你读过一个难眠之夜”说得没错,今晚我大概确实要失眠了(不过却是因为我明天有事要早到研究所,索性撰评不眠了);向钱德勒的《大眠》致敬这句对也不对,这个稍后再讲;所谓“华彩不断的新黑色小说”也不错,维基上给他的定位是“Horror fiction, Science fiction, Dark fantasy”,可惜不怎么沾推理的边(不过是个侦探而已);再往后关于奖项的两行未查,但据无机客http://book.douban.com/review/3299365/ 讲是不实的(大概是一种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坏习惯);最后一行的阿猪我认识,黄罗似乎在哪里听过,貌似是台湾省人(简体出版,我觉得写阿猪就够了)。加分点在中信的强大渠道和大量引进外文新书的积极态度上,扣分则是因为那两行不实——所以还是扯掉书封,关注内容吧。
翻译一块,没有原版无从对照,因此只能就译笔本身谈谈。口语化、短句化、时代化——典型畅销书风格,这是相当对快速阅读的胃口的,虽然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另一版“牙仙”,但至少ebay没有被译成“电子湾”,youtube没有被译成“优土钵”还是能让人感到惊喜。我对畅销书的翻译要求并不高,这本书的内容也不要求极高的翻译水准(这本来就不是一本能够成为经典的小说,这就是一本畅销书而已,不要对它奢求太高):如果你能够接受侦探的俏皮话只是吐槽成瘾别无深意,那就更能淡然地看待上一段中出现的链接中所提出的翻译问题——这本书在很多地方翻译得都是很有范儿的(文中也这么翻译过“是很有范儿的”:看看,多么口语化)。书中有几句俏皮话儿如钱德勒或者布洛克一般击中了我,比如“我记得拥有一张正常面孔的感觉,那样的脸孔人们瞥一眼就忘记了。”的平淡叙述后面隐藏着如山海一般深厚的怨念(书中侦探是个被车祸毁容的家伙)的句子,不胜枚举。除了未去仔细验证的翻译错误之外,令我不满的还有一点,就是注释太啰嗦,而且又是该注不注不该注详注的典型(《芝麻街》和《狮子王》需要注释么,一个windows的屏保也要注一注,复活岛巨像也要带说明,Midas什么的注长也无用——但提到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让我陡增好感,并且也在内容上建立上了联系:或者可以说是暗示)。不过,鉴于畅销书阅读群体中有爱读注释胜过读书的家伙,这件事倒也可以体谅。
Paul G. Tremblay是个擅长写短篇的人,但却不擅将短篇扩写成长篇。在大量的文艺电影中有一种被广泛运用的琐碎,或者新浪潮式的伪深邃——我曾经在小说中论过文艺伪装的必要性,这点时常与写作及阅读中的熵增理论密切相关。读者们总是期待看到一本过瘾的、或者至少可以消磨时光的小说的,畅销书很多时候被拿来作为连续剧的替代品。在此种讨论基础上,我认为这部不叫《小寐》而叫《消失的相中人》的小说有一种“文艺连续剧”的范儿:这种说法的解说是——“它在很多地方都很文艺,但是它太长了。”情节因为细节描写和心理活动(以及吐槽)过多而拖沓,正如文中所说“过分强调细节以至于忽略了重点”,这大概是Paul写着写着就开始进行自我解嘲的根本原因。我打算给予文字部分的评价是:有一种不干不脆地拽着你读下去的动力,这种动力一直到临近尾声也不算完,但是却自始自终没有起伏变化。这个评价和内容密切相关,而内容概括如下:侦探接了案子,调查,死人,再调查……在一直受到的威胁之中接近真相并且最终探明真相。极度标准的欧美侦探小说路子。阅读源动力主要来自于漂亮的俏皮话,他极爱用拟人手法,比如来一句“门一动不动,它死了”——这是漂亮的句子,尽管和大环境有点不搭,不过也无所谓:这个句子可以超越小说独立存在,它本身漂亮就好。又或者将抽象概念物化,类似“我的恍惚掉落在地摔得粉碎(这个句子是我自己随便写的,文中有比这更俏皮的句子)”之类;又或者肆无忌惮地对当前局势吐槽,比如“我不再是个陌生人,我是个立陶宛人”:喜欢吐槽风格、爱局部胜过整体的读者应该会喜欢他——除了爱胡乱引些电影人物情节外,书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还常常带有一种超现实的迷幻色彩:对于一个《Memento》的主角而言,或者再加上《球体》,再加上吃了幻觉蘑菇的松尾芭蕉……想想吧,侦探先说自己和某人见过面,然后这人其实是他幻想出来的;侦探又说自己的父亲如何如何,然后他的母亲告诉他那是不实的……我在阅读中不止一次觉得这位詹尼维奇先生是那位法水麟太郎的同门师弟。另外,嗜睡症才是重点,不是案子。不要当这是本推理小说(Mystery这个词在欧美垂死了好些年了),就算是当作Krimi也得慎重——从小说的角度去看比较合适,是一个纯正的故事,披上了侦探的外衣,或者仅仅是撑了把印有“探案”纹路的雨伞。无深意的俏皮话,和钱德勒或者布洛克一个德性,冯内古特或者福克纳等人则尚遥远(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常常能击中你心:如果你的短期记忆力和我一样不那么牢靠的话。
书中最大的诡计来自一个随时会睡着的糊涂蛋在四处跑腿调查的过程中产生的幻觉,或者说梦与现实的交错解析,以及用各种电影化情节模糊主线进展的雄厚功力——这实在算不得是什么诡计。我想这本书大概有机会成为《8mm》第三部的剧本,我十分喜爱凯奇的那部片子,因此我猜Paul也看过(必须的)。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很多悬疑电影及小说的影子,并且时常有那样的时刻,带着闪回和蒙太奇手法的画面会在眼前一闪而过:我相信如果找一个好导演(比如林奇或者史云梅耶、Barta之类),可以凭着那种天生难舍的文字镜头感和充满俏皮吐槽的台词拍出一部具有《Brazil》式细节或者《内陆帝国》式错乱的奇片,不过那就不再是反乌托邦(或者生生一个电影魔方),而是反侦探类型——这位侦探实在太过特别,以至于他本身的行为成为了本书最大的诡计:冷硬悬疑小说中读者对侦探处境的担心,在这本书中几乎达到了顶点(“毛脸”詹尼维奇可当真比那些老实或者有帮手的轮椅侦探或者盲人侦探要放肆危险得多了)。
总结:一杯钱德勒半杯冯内古特倒进带ebay及youtube广告的杯子里提醒大家这是2009年的作品。没有推理,这是侦探小说;没有侦探,这是《Memento》穿越到《8mm》(注意!这两部片子是这本书的绝对关键词)率领一堆猴子创造出的文字化电影怪胎!喜欢观赏吐槽的人能够在这本书里找到不少乐趣,喜欢诡计和喜欢跌宕起伏情节的读者们可以小寐了。
消失的相中人的评论
http://www.douban.co
由于我拿到是电子版的缘故,装帧上不便多言。《The Little Sleep》的原版很有点冯内古特书封面的味道,不过将大字换成中文似乎有些恶俗:因此目前这样中规中矩的封面相对中文版而言反而好。此一封面多少令我想起《追风筝的人》或者《阿富汗人》之类:典型的畅销书封面,这样讲的话,定位倒确实准确,符合中信出版社一贯的快准狠作风。分析封面元素:阴云密布的孤单木屋似是在褪色的旧照片中,另外四张处理略显粗糙的照片里,是一些大概想走意象派风格的无法辨识身份的女人形象——这些全都大致切题,不过照片数量换成两张(加马赛克)应该会更好;而那间白色屋子之外,或许中信出版社的红色标志可以当作是“红色轿车”这条文中线索的符号吧。若是这样考虑,“封面切题”的要求倒很是到位——扣分的原因是对中规中矩封面的兴味索然,以及封面本身制作上的不精细(比如字体选择上实在可以做得更好些的,而既然标明系列名称,大概设计一种剪影logo会更有效果:当然,也可能是我对封面的要求过高了)。
即使人不在国内,因为常在出版圈子里混迹的缘故,中信的渠道和宣传实力也还是多有耳闻。印象里是以大量畅销经济学类通俗读物、励志类读物为主。不过今年起开始大规模侵入外文小说领域,诸如《萨勒姆的女巫》《毒树》《母亲的模特》等等,差不多全是三年内的欧美新书。有些书我还没见到有德文版,中译就出来了,实在是佩服此种引进版权的魄力。宣传上讲,腰封的“妖风”仍未刮尽——那句“这本小说不能改变你的人生,却能陪你读过一个难眠之夜”说得没错,今晚我大概确实要失眠了(不过却是因为我明天有事要早到研究所,索性撰评不眠了);向钱德勒的《大眠》致敬这句对也不对,这个稍后再讲;所谓“华彩不断的新黑色小说”也不错,维基上给他的定位是“Horror fiction, Science fiction, Dark fantasy”,可惜不怎么沾推理的边(不过是个侦探而已);再往后关于奖项的两行未查,但据无机客http://book.douban.c
翻译一块,没有原版无从对照,因此只能就译笔本身谈谈。口语化、短句化、时代化——典型畅销书风格,这是相当对快速阅读的胃口的,虽然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另一版“牙仙”,但至少ebay没有被译成“电子湾”,youtube没有被译成“优土钵”还是能让人感到惊喜。我对畅销书的翻译要求并不高,这本书的内容也不要求极高的翻译水准(这本来就不是一本能够成为经典的小说,这就是一本畅销书而已,不要对它奢求太高):如果你能够接受侦探的俏皮话只是吐槽成瘾别无深意,那就更能淡然地看待上一段中出现的链接中所提出的翻译问题——这本书在很多地方翻译得都是很有范儿的(文中也这么翻译过“是很有范儿的”:看看,多么口语化)。书中有几句俏皮话儿如钱德勒或者布洛克一般击中了我,比如“我记得拥有一张正常面孔的感觉,那样的脸孔人们瞥一眼就忘记了。”的平淡叙述后面隐藏着如山海一般深厚的怨念(书中侦探是个被车祸毁容的家伙)的句子,不胜枚举。除了未去仔细验证的翻译错误之外,令我不满的还有一点,就是注释太啰嗦,而且又是该注不注不该注详注的典型(《芝麻街》和《狮子王》需要注释么,一个windows的屏保也要注一注,复活岛巨像也要带说明,Midas什么的注长也无用——但提到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让我陡增好感,并且也在内容上建立上了联系:或者可以说是暗示)。不过,鉴于畅销书阅读群体中有爱读注释胜过读书的家伙,这件事倒也可以体谅。
Paul G. Tremblay是个擅长写短篇的人,但却不擅将短篇扩写成长篇。在大量的文艺电影中有一种被广泛运用的琐碎,或者新浪潮式的伪深邃——我曾经在小说中论过文艺伪装的必要性,这点时常与写作及阅读中的熵增理论密切相关。读者们总是期待看到一本过瘾的、或者至少可以消磨时光的小说的,畅销书很多时候被拿来作为连续剧的替代品。在此种讨论基础上,我认为这部不叫《小寐》而叫《消失的相中人》的小说有一种“文艺连续剧”的范儿:这种说法的解说是——“它在很多地方都很文艺,但是它太长了。”情节因为细节描写和心理活动(以及吐槽)过多而拖沓,正如文中所说“过分强调细节以至于忽略了重点”,这大概是Paul写着写着就开始进行自我解嘲的根本原因。我打算给予文字部分的评价是:有一种不干不脆地拽着你读下去的动力,这种动力一直到临近尾声也不算完,但是却自始自终没有起伏变化。这个评价和内容密切相关,而内容概括如下:侦探接了案子,调查,死人,再调查……在一直受到的威胁之中接近真相并且最终探明真相。极度标准的欧美侦探小说路子。阅读源动力主要来自于漂亮的俏皮话,他极爱用拟人手法,比如来一句“门一动不动,它死了”——这是漂亮的句子,尽管和大环境有点不搭,不过也无所谓:这个句子可以超越小说独立存在,它本身漂亮就好。又或者将抽象概念物化,类似“我的恍惚掉落在地摔得粉碎(这个句子是我自己随便写的,文中有比这更俏皮的句子)”之类;又或者肆无忌惮地对当前局势吐槽,比如“我不再是个陌生人,我是个立陶宛人”:喜欢吐槽风格、爱局部胜过整体的读者应该会喜欢他——除了爱胡乱引些电影人物情节外,书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还常常带有一种超现实的迷幻色彩:对于一个《Memento》的主角而言,或者再加上《球体》,再加上吃了幻觉蘑菇的松尾芭蕉……想想吧,侦探先说自己和某人见过面,然后这人其实是他幻想出来的;侦探又说自己的父亲如何如何,然后他的母亲告诉他那是不实的……我在阅读中不止一次觉得这位詹尼维奇先生是那位法水麟太郎的同门师弟。另外,嗜睡症才是重点,不是案子。不要当这是本推理小说(Mystery这个词在欧美垂死了好些年了),就算是当作Krimi也得慎重——从小说的角度去看比较合适,是一个纯正的故事,披上了侦探的外衣,或者仅仅是撑了把印有“探案”纹路的雨伞。无深意的俏皮话,和钱德勒或者布洛克一个德性,冯内古特或者福克纳等人则尚遥远(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常常能击中你心:如果你的短期记忆力和我一样不那么牢靠的话。
书中最大的诡计来自一个随时会睡着的糊涂蛋在四处跑腿调查的过程中产生的幻觉,或者说梦与现实的交错解析,以及用各种电影化情节模糊主线进展的雄厚功力——这实在算不得是什么诡计。我想这本书大概有机会成为《8mm》第三部的剧本,我十分喜爱凯奇的那部片子,因此我猜Paul也看过(必须的)。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很多悬疑电影及小说的影子,并且时常有那样的时刻,带着闪回和蒙太奇手法的画面会在眼前一闪而过:我相信如果找一个好导演(比如林奇或者史云梅耶、Barta之类),可以凭着那种天生难舍的文字镜头感和充满俏皮吐槽的台词拍出一部具有《Brazil》式细节或者《内陆帝国》式错乱的奇片,不过那就不再是反乌托邦(或者生生一个电影魔方),而是反侦探类型——这位侦探实在太过特别,以至于他本身的行为成为了本书最大的诡计:冷硬悬疑小说中读者对侦探处境的担心,在这本书中几乎达到了顶点(“毛脸”詹尼维奇可当真比那些老实或者有帮手的轮椅侦探或者盲人侦探要放肆危险得多了)。
总结:一杯钱德勒半杯冯内古特倒进带ebay及youtube广告的杯子里提醒大家这是2009年的作品。没有推理,这是侦探小说;没有侦探,这是《Memento》穿越到《8mm》(注意!这两部片子是这本书的绝对关键词)率领一堆猴子创造出的文字化电影怪胎!喜欢观赏吐槽的人能够在这本书里找到不少乐趣,喜欢诡计和喜欢跌宕起伏情节的读者们可以小寐了。
- 上一篇:《解体诸因》:切开你的身体的我的手
- 下一篇:高考的考生们应该今天要看考场了
www.chinazjxuanyi.com
www.xuduo888.com
www.xuduo8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