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放学后》:鲜为人知的杀意 |
习惯东野圭吾作品风格的读者通常会在阅读他的新作时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即随时准备接受那些极其隐晦,完全无法控制的不安思绪在最为平常的普通心理中矛盾的跳跃。直到在我阅读这部东野圭吾的出道作品后,我才发现原来东野圭吾打从一开始就已经着手研究人性中的敏感地带,而最初的方向则是选择鲜为人知的杀意。 《放学后》作为东野圭吾第三次冲击江户川乱步奖作品,的确有着不俗的表现。在最终荣获1985年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后,东野圭吾正式出道。 很多评论者都愿意将东野圭吾称为进步型作家,这种概念我很难苟同。尽管在《秘密》(1998年)之后,东野圭吾越来越多的作品受到评论家与读者的关注,但依然存在类似《濒死之眼》(2007年)、《流星之绊》(2008年)这样极为普通,甚至是完全有失水准的作品。可见,无论多么优秀的作家都很难在长时间内保持明显的进步,更何况东野圭吾未来的作品我们根本无法预测,如何断定他能一直“进步”至封笔呢?所以所谓“进步型”与“退步型”这种概念,其实大可无视,若是以此为选择阅读作品的关键,就大错特错了。如果将东野圭吾称为“进步型”作家,那么《放学后》岂不是他最低水准的作品吗? 事实上,东野圭吾在《放学后》获奖后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什么佳作问世,他只是在不断尝试推理小说各种表现方式的可能。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那段时间持续低下的销售量令他头疼不已。
东野圭吾在《放学后》中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也没有多少浪漫主义的渲染,其中各种性格的人物大多都是极为写实的塑造。女子高校中极权的校长、严肃的训导主任、无奈的老师、品学兼优但难免自负的优等生、暗恋老师的痴情少女、我行我素的问题学生,这些秉性特异的人物存在与大多学校中,因此在阅读时极具代入感。另外作者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使得作品在某些细节上虽然有些拖沓,却并未影响整体情节的连贯性。作者巧妙地采用古典式的诡计与元素,将“密室”、“不在场证明”与“双重解答”作为核心,并以第一视角进行最终解答充满了戏剧性的创意。作为一名新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中规中矩的情节控制下依然尝试颠覆性的结局。也难怪江户川乱步奖的评审对其青睐有佳,在两百七十二篇作品中脱颖而出,与森雅裕同取桂冠。 《放学后》中的诡计虽然有些许意外的新意,但却不是东野圭吾所擅长处理的元素。围绕着“密室”展开的情节并未引起多大的效果,这与相对较小的渲染程度不无关系。相反,“动机”却成为作者不遗余力想要表现并贯穿全文的核心要素。最终的动机尽管存在着争议,但从结果上来看却是成功的例子。究竟遭到破坏的“美丽、纯粹、真实的事物”是什么?相信大家的猜测很难一致,频繁受到攻击的主人公究竟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破坏了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也难以确定?而这一切与第一死者之间又存在何种关系?尽管在作品中,东野圭吾基于多种原因为读者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杀意,但这些疑问直到最后才得到解答,而答案也难免遭受一致的认可,可以说更加另读者难以信服。在我看来,这却是最为真实的人性,毕竟人类是会受感情支配的动物,而感情是难以揣测与控制的,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情都会成为鲜为人知的杀意。 虽然《放学后》并不是我看过最为优秀的江户川乱步奖作品(2001年,第47届,高野和明的《13级台阶》是迄今为止我所阅读过最为优秀的江户川乱步奖得奖作),却也是具备一切优秀作品条件的新人作。东野圭吾先生在获奖后不久便放弃了当时所从事的工作,选择全职创作也是受到了江户川乱步奖的鼓舞,若非此奖,我相信我们将很难看到如此数量的优秀作品。可见,一个成功的奖项将带给类型文学多大的推动力,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目标与方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