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
2010-05-08 01:15:05 来自: 文泽尔 (无念、慈爱、正义与希望..)
Flaqueza del bolchevique, La / 布尔什维克的虚弱的评论
西班牙伦理片总是太生活,琐事往来之间,没见到有多少刻意熏陶出的欧洲文艺片式对白、镜头设置、配乐配色、剧情结构……故事是流水般的顺理成章,镜头是DV般的随意业余,配乐是配合显而易见的情绪。讲述往事时就讲述往事,平实简短。但就是这些淡然故事、平凡处理之中,往往藏着些比难解的文艺腔调更沉重几倍的东西——想想飞到天空最高点时死去坠落的鸟,潜至最深海沟的底端时因为缺氧死去的鱼……那些达到生命顶点时骤然逝去的生命呐:玛丽亚就在如此时刻莫名告别这世界,一个不想让生命过得那么庸俗的布尔什维克死了,另一个想从那么庸俗的生命中逃出的布尔什维克放弃了。革命便是如此悲壮:这是向下的结局,因此这部片子整个是部悲剧。
“布尔什维克”究竟是什么,一个自称“多数”的少数派,一种集中权力于一处的欲望:一个抽象的“布尔什维克”概念放在充满危机的现代生活之中,根据玛丽亚的提示,那应该是“杀灭”的极端,对人类作为齿轮的社会的反叛。这样的意识作用在另一位反叛之心尚未熄灭的大叔身上,种种巧合,便差点成就了又一部《洛丽塔》:然而原著的作者残酷,也纯粹,让这点微小的成功也阴差阳错的失败掉了——大叔去了监狱,这是革命失败的结果。现实层面讲,可能是他揽下了杀死玛丽亚的罪过,因为他的“母亲早逝,父亲多年未见”并且生活中没有什么朋友(暗示是“多年未见的朋友”以及“多带隔膜的办公室人际”),或者玛丽亚姐姐的情人招来的烂仔东窗事发,而他却因和未成年少女援交而被捕入狱——哪种都无所谓。意象层面讲,那个牢狱是失败的“布尔什维克”们的牢狱:革命已经是四面围墙,生活已经毫无希望了,这个囚笼便意味着他生命能量的终结——大叔已经和终身监禁的囚者,或者竟和死人无异了。两种“革命”的失败,在这点上找到了契合点。妄图革命者对于强大社会机器及道德、法律约束下之命运的反叛,因为本身的Flaqueza而失败,是为点题。
为悲剧结尾做铺垫,必得有足够的向上支撑:玛丽亚为我们带来了三个“向上”。其一是导演强调的,泳池场景中玛丽亚游泳的特写,这里和之前提到“姐姐男友的偷窥”呼应,代表一种成长的活力;其二是演员María Valverde本身给予的,那种对少女角色的契合,她也因此出道作得到CEC和Goya的双料“最佳新人演员”奖;其三是我最喜欢的,玛丽亚跟踪大叔之后重返大厦,大叔回眸一眼,看到人群之中站在高处的那个她——那是个铺垫足够的神镜头。技术上是平淡到不能再平淡,完全就是平常人一回首的视野。但也就是因为这在极度真实之下配合而生的代入感,让观众不觉为此二人的背德之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人天生热爱美好的事物,越美好的便越被摧毁得残酷,是为悲剧。这一观众心理起伏造就的“势”,编剧或者原著是营造得很“陡”的,如此剧情便可超出技术的局限,即使死去的玛丽亚看起来仍在呼吸(西班牙片呐..),也不妨碍剧情表达得清晰明快。某方面讲,尤其是,从剧情的峰回路转上讲,说本片是一出话剧,可能也适合。
今天有朋友推荐一个生命天数换算器,测试我已活过10000零几天了。这个结果不使我吃惊,因为自己印象里的大概还长些。不过,我的脑海里却出现一个类似“在生命的第9999天死去的青年”这类形象——这个天数是人造的、刻意的、文艺的,我想到这件事时觉得有些莫名惋惜。但这少掉的一天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一个数字”和“没有数字”之间的差别,大约便是文艺与真实生活之间的差别:我们从电影院的失败的布尔什维克的革命事件中走出来,阳光一下子刺得我们睁不开眼睛,或者雨水打湿我们的肩膀因为我们忘了带伞。这个时候我们的肚子饿了,或者口渴了,或者抱怨着电影的差劲,或者只是犯困急着回家……看看,我们全是虚弱到不堪一击的革命者、布尔什维克们——比文艺更文艺的,只好是生活。
Flaqueza del bolchevique, La / 布尔什维克的虚弱的评论
西班牙伦理片总是太生活,琐事往来之间,没见到有多少刻意熏陶出的欧洲文艺片式对白、镜头设置、配乐配色、剧情结构……故事是流水般的顺理成章,镜头是DV般的随意业余,配乐是配合显而易见的情绪。讲述往事时就讲述往事,平实简短。但就是这些淡然故事、平凡处理之中,往往藏着些比难解的文艺腔调更沉重几倍的东西——想想飞到天空最高点时死去坠落的鸟,潜至最深海沟的底端时因为缺氧死去的鱼……那些达到生命顶点时骤然逝去的生命呐:玛丽亚就在如此时刻莫名告别这世界,一个不想让生命过得那么庸俗的布尔什维克死了,另一个想从那么庸俗的生命中逃出的布尔什维克放弃了。革命便是如此悲壮:这是向下的结局,因此这部片子整个是部悲剧。
“布尔什维克”究竟是什么,一个自称“多数”的少数派,一种集中权力于一处的欲望:一个抽象的“布尔什维克”概念放在充满危机的现代生活之中,根据玛丽亚的提示,那应该是“杀灭”的极端,对人类作为齿轮的社会的反叛。这样的意识作用在另一位反叛之心尚未熄灭的大叔身上,种种巧合,便差点成就了又一部《洛丽塔》:然而原著的作者残酷,也纯粹,让这点微小的成功也阴差阳错的失败掉了——大叔去了监狱,这是革命失败的结果。现实层面讲,可能是他揽下了杀死玛丽亚的罪过,因为他的“母亲早逝,父亲多年未见”并且生活中没有什么朋友(暗示是“多年未见的朋友”以及“多带隔膜的办公室人际”),或者玛丽亚姐姐的情人招来的烂仔东窗事发,而他却因和未成年少女援交而被捕入狱——哪种都无所谓。意象层面讲,那个牢狱是失败的“布尔什维克”们的牢狱:革命已经是四面围墙,生活已经毫无希望了,这个囚笼便意味着他生命能量的终结——大叔已经和终身监禁的囚者,或者竟和死人无异了。两种“革命”的失败,在这点上找到了契合点。妄图革命者对于强大社会机器及道德、法律约束下之命运的反叛,因为本身的Flaqueza而失败,是为点题。
为悲剧结尾做铺垫,必得有足够的向上支撑:玛丽亚为我们带来了三个“向上”。其一是导演强调的,泳池场景中玛丽亚游泳的特写,这里和之前提到“姐姐男友的偷窥”呼应,代表一种成长的活力;其二是演员María Valverde本身给予的,那种对少女角色的契合,她也因此出道作得到CEC和Goya的双料“最佳新人演员”奖;其三是我最喜欢的,玛丽亚跟踪大叔之后重返大厦,大叔回眸一眼,看到人群之中站在高处的那个她——那是个铺垫足够的神镜头。技术上是平淡到不能再平淡,完全就是平常人一回首的视野。但也就是因为这在极度真实之下配合而生的代入感,让观众不觉为此二人的背德之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人天生热爱美好的事物,越美好的便越被摧毁得残酷,是为悲剧。这一观众心理起伏造就的“势”,编剧或者原著是营造得很“陡”的,如此剧情便可超出技术的局限,即使死去的玛丽亚看起来仍在呼吸(西班牙片呐..),也不妨碍剧情表达得清晰明快。某方面讲,尤其是,从剧情的峰回路转上讲,说本片是一出话剧,可能也适合。
今天有朋友推荐一个生命天数换算器,测试我已活过10000零几天了。这个结果不使我吃惊,因为自己印象里的大概还长些。不过,我的脑海里却出现一个类似“在生命的第9999天死去的青年”这类形象——这个天数是人造的、刻意的、文艺的,我想到这件事时觉得有些莫名惋惜。但这少掉的一天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一个数字”和“没有数字”之间的差别,大约便是文艺与真实生活之间的差别:我们从电影院的失败的布尔什维克的革命事件中走出来,阳光一下子刺得我们睁不开眼睛,或者雨水打湿我们的肩膀因为我们忘了带伞。这个时候我们的肚子饿了,或者口渴了,或者抱怨着电影的差劲,或者只是犯困急着回家……看看,我们全是虚弱到不堪一击的革命者、布尔什维克们——比文艺更文艺的,只好是生活。